[发明专利]一种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提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2775.1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6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叶长文;范黎;闫晓宇;陈连芳;陈宸;李栋;李青常;贺琛;蒋锦锋;苗芊;曹瑞;王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河南凯美思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5/03 | 分类号: | C07D275/03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云飞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噻唑 提纯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提纯方法。本发明的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样品在层析柱中采用洗脱剂洗脱,即得;所述洗脱剂为第一溶剂与第二溶剂的混合溶剂,所述第一溶剂为石油醚,第二溶剂为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采用本发明的提纯方法提纯得到的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纯度较高,最高可达到99.9%。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提纯方法。
背景技术
甲基异噻唑啉酮及其氯代物,俗称卡松或凯松(Kathon CG),活性成分为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CMI)和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T),二者通常按照3:1的质量比配伍使用,能够避免产品受微生物污染,延长产品寿命,被广泛用于化妆品、个人护理、造纸和涂料等行业。其中CMI是含氯杂环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因此其单独在化妆品及其它和人体直接接触的场合的使用受到限制,但是其杀菌效率远远高于MIT。
卡松杀菌剂的合成通常以N,N-二甲基-3,3-二硫代二丙酰胺或N-甲基-3-巯基丙酰胺为原料,在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和氯气反应得到MIT和CMI的混合物。现有技术中的工艺或方法仅可获得较低纯度的CMI。通过对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阿拉丁试剂、上海迈瑞尔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等网站的查询,国内试剂公司仅能提供纯度为2.0~2.5%的CMI和MIT的混合物水溶液,因此,如何从MIT和CMI混合物中分离出CMI,是获取高纯度的CMI的关键。
《氯甲基异噻唑啉酮防腐剂的特性及制备》(李程碑、杨杰,广东化工,41(10):53~54)一文中公开了一种从商品14%的异噻唑啉酮(CMI/MIT=3:1)中分离CMI的方法,具体包括:先采用氯仿进行萃取,将下层氯仿分出后在76℃以下蒸出大部分氯仿,然后采用减压蒸馏,得残液,将残液溶在200g(密度为1.19g/cm3)硝酸镁水溶液中,用氧化镁调pH到2~4,得到约3.6%的CMI水溶液,但该方法得到的CMI的纯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提纯方法,该提纯方法能够获得高纯度的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提纯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样品在层析柱中采用洗脱剂洗脱,即得;所述洗脱剂为第一溶剂与第二溶剂的混合溶剂,所述第一溶剂为石油醚,第二溶剂为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采用柱层析的方法将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与其他物质分离,达到提纯的目的。柱层析时采用的洗脱剂为石油醚与其他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有较好的分离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提纯方法提纯得到的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纯度可达到99.9%。
为进一步提高分离效果,所述第一溶剂与第二溶剂的体积比为(0.25~5):1。
所述层析柱的长径比为(60~62):(7~8)。
所述含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样品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将含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水溶液采用萃取剂进行萃取,分液后得有机相,然后去除有机相中的萃取剂。由于目前市面上的CMI产品多为纯度为2.0~2.5%的CMI和MIT的混合物水溶液,因此先经过萃取得有机物。
为使有机物萃取完全并减少浪费,所述含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的水溶液与萃取剂的质量比为1:(0.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河南凯美思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河南凯美思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27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