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肺腺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3203.5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5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刚;高舒欣;魏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40B40/06;A61K45/00;A61K31/710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肺腺癌诊断 分子标志物 肺腺癌 表达水平 辅助诊断 应用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肺腺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公开了RP11‑492E3.2在肺腺癌患者中表达上调,通过检测RP11‑492E3.2的表达水平可以实现肺腺癌的辅助诊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用于肺腺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肺癌是最常见和导致死亡率最高的癌症。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主要的肺癌亚组分组,占到了肺癌的大约80%左右,其中包括腺癌、鳞癌及大细胞癌(Siegel R L,Miller K 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2018[J].CA Cancer J Clin,2018,68(1):7-30)。尽管对于肺癌己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与临床管理以及近些年肺癌诊断及治疗的手段得到了发展,例如表皮生长因子(EGFR)和间变性淋巴瘤受体络氨酸激酶(ALK)基因检测及靶点治疗,然而肺癌的预后依然较差,5年生存率只有11%。这主要是由于对癌症转移早期的诊断非常困难。许多基因的异常表达被发现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但是这些异常表达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临床表现。因此,发现新的诊断及预后肺癌生物标志物用于靶向治疗对于肺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癌症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蛋白编码基因上,但是随着新的生物技术的发展,例如深度测序技术,使得研究者可以发现更多的基因表达的转录本,不仅是翻译基因(Kapranov P,Cheng J,Dike S,et al.RNA maps reveal new RNAclasses and a possible function for pervasive transcription[J].Science,2007,316(5830):1484-1488.)。例如没有编码能力的非编码基因(ncRNA)(Gibb E A,Brown C J,Lam W L.The functional role of long non-coding RNA in human carcinomas[J].MolCancer,2011,10:38.),MicroRNAs(miRNAs)是ncRNAs一个亚分类,由19~24核苷酸组成,其可在调控转录后水平的靶基因从而抑制mRNA的翻译或结构。除miRNAs以外,长链非编码RNA(1ncRNAs)也是ncRNAs其中的一种,与miRNAs相比1ncRNAs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32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