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组竹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3892.X | 申请日: | 201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9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程大莉;陈虹燕;陈刘爽;何文;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N3/08 | 分类号: | B27N3/08;B27K9/00;B27K3/20;B27K3/02;B27K5/00;B27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 竹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组竹材的制备方法,在竹材分纤前先置于强碱弱酸盐溶液中浸泡。采用盐溶液预浸渍竹材,可有效降低竹材的酸性,加快酚醛树脂的固化,提高固化速度,很好的改善界面胶合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材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重组竹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重组竹材是一种将竹材疏解成一定长度、保持纤维原有排列方式并相互交联的疏松状竹束,再经干燥、施胶、顺纹方向组坯热压而成的一种强度高、规格大、具有天然结构的新型竹质材料,该产品现已开发应用于户外地板、墙板、建筑结构材,得到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国民的喜爱,也成为竹产品中增长速度最快、需求量最大的产品。由于竹材中富含淀粉等较多的营养物质,极易被霉菌等微生物侵害,而传统的防霉处理方法主要是采用防霉剂处理竹材,后期使用过程较易产生药剂流失现象,进而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此外,淀粉的存在不仅为霉菌生长提供了营养基质,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防霉剂等药剂的渗透,从而影响防霉效果。
为了提高重组竹材在户外使用性能,目前主要采用的是高温热处理技术对竹束进行热处理,但高温热处理必须超过180℃才能对材料的防腐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防霉效果则不尽如人意;同时,由于高温热处理竹材的“三大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实质物质减少,材料损失率增加;与此同时,材料力学性能下降高达40%,材料变脆,在后期竹材分解成竹束的过程中,材料在顺纹方向上很容易发生脆断,导致原材料竹束强度的下降。而重组竹材的长期市场主要是建筑结构用材,如此高的力学性能损失,必然需要增加竹材的浸胶量和热压压力来对力学性能进行补偿,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重组竹材在建筑结构领域的应用。此外,竹材的Ph值在6以下,呈现出酸性,高温热处理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乙酸,继而增加竹材的酸性,会对碱固化酚醛树脂的固化起阻碍作用,更加不利于胶合,只能通过提高温度、增加压力、延长热压时间来改善胶合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组竹材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重组竹材可以获得优良的力学性能和防霉防腐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组竹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竹材分纤前先置于强碱弱酸盐溶液中浸泡。
优选的,所述强碱弱酸盐为K2CO3。
优选的,所述K2CO3盐溶液的浓度为4-6%wt,室温下浸泡25-35天;
优选的,具体步骤为:
a、竹材预处理:竹材置于强碱弱酸盐溶液中浸泡;
b、竹材分纤:对竹材进行碾压分纤,得到竹束;
c、竹束蒸煮及漂洗:将分纤后的竹束在强碱弱酸盐溶液中蒸煮,使得竹材细胞壁中粘附的淀粉分子溶解溶出,漂洗竹束以去除其中的盐离子,为后续的胶合提供较好的胶合界面,利于胶合;
d、胶合:将步骤c的得到的竹束放入浸胶池浸渍一段时间,顺纹方向组坯,热压成型。
优选的,所述步骤a和c中的强碱弱酸盐为K2CO3。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K2CO3盐溶液的浓度为4-6%wt,室温下浸泡25-35天,步骤c中K2CO3盐溶液的浓度为8-10%wt,65-75℃蒸煮10-12h。
优选的,步骤b中竹材进入压辊直径为60-200mm的碾压分纤机中,进料前竹材宽2-6cm,加载压力0.6-0.75MPa,进料速度35-40m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38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保温人造板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墨盒和砂型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