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电动车的可组合双电机驱动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3902.X | 申请日: | 201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4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强;刘智;朱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1 陕西省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驱电机 电机 双电机驱动模块 纯电动车 直线电机 离合器 电源线 可组合 断开 接通 交流永磁电机 直线电机控制 电动机功能 离合器断开 离合器接合 蓄电池 车载电源 工作效率 过载能力 控制信号 扭矩信号 转角信号 转矩波动 电动机 转子 主转子 发电机 方向盘 通断 发动机 车轮 响应 | ||
一种纯电动车的可组合双电机驱动模块,由主驱电机、次驱电机、离合器和直线电机组成;以方向盘的转角信号、两车轮的转速和扭矩信号作为直线电机的控制信号,由直线电机控制离合器的接通和断开,实现主驱电机的主转子18与次驱电机的次转子14之间的接通与断开;主驱电机与次驱电机在离合器断开时独立工作,在离合器接合时同步工作。主驱电机和次驱电机都采用交流永磁电机形式,均可作为电动机和发电机使用。通过主驱电机和次驱电机的电源线与车载电源、蓄电池的电源线的通断实现主驱电机与次驱电机的发动机和电动机功能的切换。本装置具有结构紧凑、精度高、响应快、加速度大、转矩波动小、过载能力高、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纯电动车的可组合双电机驱动模块,用于实现纯电动车平稳快速的起步和给蓄电池充电。
背景技术
目前,在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于电机的冷启动性能和快速加速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于汽车的加速性能和制动能量回收。传统的电动车一直考虑储能电池的电量,通过增加电池容量的方式增加汽车的续驶里程,而单一电机驱动方式对节能和制动能量回收方面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双定子电机就是指电机中具有一个转子和两个定子,从而组成了两个单电机的组合。当两个单电机都用作电动机时,两个单电机的定子上线圈的有功电流产生的电磁转矩共同作用于转子上输出机械功;当两个单电机都是永磁电机并用作发电机时,两个单电机的定子同时产生感应电压输出感应电流至电源给电池充电,可以快速给电池充电;当分时给两个永磁的单电机定子加电可以实现两个单电机的单独电机驱动或者是一电机驱动而另一电机发电的效果。该类电机具有精度高,响应迅速,加速度大,转矩波动小,过载能力高等优点;另一方面,双定子电机的研究必然涉及到一些电机方面的新问题,形成一种不同体系的研究方向。
现有双定子电机的结构,可以实现了两个单电机的分时工作和组合工作,但是无法满足电动车用电机的冷启动性能、加速性能和制动能量回收等要求,无法实现两个单电机根据电动车的使用工况进行关联运作,这对于双定子电机在纯电动车驱动中的应用推广极为不利。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纯电动车的可组合双电机驱动模块,用于适应不同行驶工况使用性能需求的电动车驱动,实现节能驱动和制动能量回收的双重效果。
发明内容
一种纯电动车的可组合双电机驱动模块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电机前端盖1、电机壳体2、电机后端盖11、主驱电机、次驱电机、离合器、直线电机;电机前端盖1和电机后端盖11分别安装在电机壳体2两端、主定子3和次定子10分别固接在离合器壳体5两侧的电机壳体2内壁,离合器壳体5与电机壳体2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的主驱电机包括主定子3、主转子18、主转轴23;主定子3固接在离合器壳体5一侧的电机壳体2内壁,主转子18与主转轴23同轴连接,主定子3、主转子18和主转轴23同轴安装;
所述的次驱电机包括次定子10、次转子14、次转轴22;次转子14与次转轴22同轴连接;次定子10、次转子14和次转轴22同轴安装,主转轴23和次转轴22在同一轴线上;主转子18和次转子14之间以一个特殊的相位角安装,次转轴22通过轴承与电机后端盖11和离合器壳体5连接;
所述的离合器包括离合器壳体5、花键毂6、啮合套7、轴端挡盘16、滑移键26;花键毂6固定连接在主转轴23阶梯轴端,主转轴23通过轴承分别与电机前端盖1和离合器壳体5连接;轴端挡盘16同轴固定连接在次转轴22阶梯轴端,啮合套7通过滑移键26与次转轴22同轴连接,啮合套7前端开啮合槽,可与花键毂6啮合,啮合套7内有键槽,可与滑移键26啮合,啮合套7与直线电机动子9固定连接。
所述的直线电机包括直线电机定子8、直线电机动子9;直线电机动子9同轴固定在啮合套7尾端,直线电机定子8安装在离合器壳体5内壁,啮合套7、直线电机定子8、直线电机动子9与次转轴22同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大学,未经陕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39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