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a4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4049.3 | 申请日: | 201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9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焦桓;王晓明;郑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79 | 分类号: | C09K11/7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a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a4Ca3Si6N14晶体及荧光粉和制备方法。该晶体属于六方晶系,晶胞参数a=12.9906(2)Å、c=5.2153(1)Å、α=90°、γ=120°,V=762.20(2)Å3,Z=2。该荧光粉用化学通式La4‑xCa3Si6N14:xCe3+表示,其中0.02≤x≤0.2。本发明中荧光粉以La4Ca3Si6N14为基质材料,具有全新的化学组成,Ce3+作为激活离子,其光谱半峰宽大于160 nm,属于宽带发射荧光粉,该荧光粉热稳定性好,在近紫外光激发下能发射橙红光,荧光粉的激发带和紫外芯片能够较好的匹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a4Ca3Si6N14晶体,以及以该晶体为基质的氮化物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光LED作为固体照明光源,相较于已有光源(白炽灯,荧光灯等)具有发热量小,节能省电(仅为白炽灯的1/8);发光效率高;寿命长,响应快;无污染等优势,目前已经应用于LCD背光源(汽车,手机背光板等)、信号灯、室内照明等领域。白光LED目前最成熟的商用实现方式为蓝光GaN芯片+Y3Al5O12:Ce3+(YAG) 二基色荧光粉转换LED,但黄色YAG荧光粉转化LED的光谱中缺乏红光,故此类LED的显色性较差。而在黄色荧光粉中添加适量的(橙)红色荧光粉,可以提高LED的显色性。
近几十年中,科学家们从氧化物,硫属化合物,氟(氧)化物,磷(氧)化物,氮(氧)化物中,通过掺杂Eu2+、Ce3+、Mn4+等激活离子,寻找具有优良发光性能的基质材料,其中氮(氧)化物由于其在可见光区范围内有强的吸收光谱、在材料设计上适应性强、化学和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目前氮(氧)化物研究领域中研究工作主要以已有的氮化物基质材料研究为主,而对于新组成和新结构的新型氮化物基质材料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La4Ca3Si6N14晶体,以该晶体为基质的氮化物荧光粉,并为该荧光粉提供一种制备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荧光粉用化学通式La4-xCa3Si6N14:xCe3+表示, 其中0.02 ≤ x ≤ 0.2。
上述的La4Ca3Si6N14氮化物荧光粉的化学通式中,优选x = 0.05。
本发明含一种宽谱橙红色氮化物荧光粉的制备方法为:按化学计量比称取纯度99%以上的LaN、纯度99.9%以上的Ca3N2、Si3N4、CeN或CeCl3,混合均匀并研磨后放入钨坩埚中,然后置入气压烧结炉进行烧结步骤,烧结过程在氮氢气还原气氛下进行,还原气氛的压力为1~3 MPa,烧结温度为1600~1800 ℃,烧结时间为4~10小时。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研磨的时间为15~30分钟,所述还原气氛的压力优选1MPa,烧结温度优选1700 ℃,烧结时间优选6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4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