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除霜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4258.8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5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2 | 分类号: | F24F11/42;F24F11/64;F24F11/65;F24F110/10;F24F110/12;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佳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除霜控制 室外热交换器 除霜 空调制热 控制装置 室外风扇 室外环境 冷媒 运行效率 运转效率 制热 能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所述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制热结束后,根据室外环境温度,选择室外风扇或者热冷媒对所述空调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本发明提供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可以在空调制热结束后,根据室外环境温度,选择使用室外风扇和热冷媒两种方式对空调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能够有效提高下次制热开启时空调室外热交换器的运转效率,提升空调整体的运行效率,并且节省了空调除霜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除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机在进行制热时,室外热交换器上会结霜,室外热交换器结霜会导致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降低,影响空调的制热效果,因此必须将附着在室外热交换器上的霜进行融化。在一般空调中,对室外热交换器进行化霜的方式有将四通换向阀切换为制冷模式而对室外热交换器进行化霜或在制热状态下将高温冷媒经由旁通管旁通至室外热交换器而进行化霜等多种方式。现有空调大多只使用一种方式进行除霜,除霜效率低,且现有空调均是只在空调制热状态下进行化霜,而在制热结束后通常不进行化霜操作,这会导致在下次空调制热时,制热效果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空调大多只使用一种方式进行除霜,除霜效率低,以及现有空调只在空调制热状态下进行化霜,而在制热结束后通常不进行化霜操作,导致在下次空调制热时,制热效果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空调制热结束后,根据室外环境温度,选择室外风扇或者热冷媒对所述空调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可以在空调制热结束后,根据室外环境温度,选择使用室外风扇和热冷媒两种方式对空调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能够有效提高下次制热开启时空调室外热交换器的运转效率,提升空调整体的运行效率,并且节省了空调除霜的能耗。
进一步的,在所述空调制热结束后,根据室外环境温度,选择室外风扇或者热冷媒对所述空调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包括:
所述空调制热结束并设定了制热定时开启,在制热定时开启前,根据室外环境温度,选择室外风扇或者热冷媒对所述空调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
进一步的,在所述空调制热结束后,根据室外环境温度,选择室外风扇或者热冷媒对所述空调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包括:
所述空调被手动结束制热或者定时制热结束后,根据室外环境温度,选择室外风扇或者热冷媒对所述空调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的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空调在制热过程中,采用热冷媒对所述空调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
进一步的,在所述空调制热结束后,根据室外环境温度,选择室外风扇或者热冷媒对所述空调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包括:
判断室外环境温度是否高于预设温度;
若室外环境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则采用室外风扇对所述空调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
若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则采用热冷媒对所述空调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
进一步的,在采用室外风扇对所述空调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的过程中:当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停止室外风扇对所述空调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采用热冷媒对所述空调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
进一步的,在采用热冷媒对所述空调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的过程中:当室外环境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停止热冷媒对所述空调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采用所述室外风扇对所述空调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除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42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