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室恒流隔膜泵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4433.3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1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沈红强;傅鸿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达辉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2 | 分类号: | F04B43/02;F04B11/00;F04B5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卓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0 | 代理人: | 陈雪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腔 恒流 排出 隔膜泵 流体流量 多室 偏心轴 恒定 工作工程 开合动作 流量恒定 流量稳定 流体通过 密封空间 输出流体 输入驱动 外部动力 压缩状态 流通孔 拍打柱 收容腔 主膜片 脉冲 泵体 抽吸 叠合 峰谷 拉伸 流体 膜片 下座 斜盘 联接 转动 均衡 体内 输出 压缩 | ||
本发明所公开的多室恒流隔膜泵设置有至少三个工作腔,当外部动力输入驱动偏心轴旋转,偏心轴转动以带动斜盘拍打柱塞,对联接安装的主膜片的工作腔形成逐次拉伸或压缩,使泵体的工作腔的密封空间处于抽吸或压缩状态,泵体内的工作腔膜片在真空或压力作用下进行开合动作,流体通过工作腔被抽入或排出,从而完成泵的工作工程。进一步的,由于泵的工作腔是独自完成工作过程,各工作腔是逐次进行工作的,各工作腔排出的流量值是恒定值,工作过程中流体流量峰谷值进行叠合,消除了流体流量的脉冲,到达泵下座的第一收容腔聚集后通过第二流通孔排出时的流量稳定恒流,实现了多室恒流隔膜泵恒流输出的目的,保持流体排出的流量,使得隔膜泵所排出的流体流量均衡,满足了用户的对输出流体流量恒定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室恒流隔膜泵。
背景技术
隔膜泵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容积泵,其在外部执行装置的控制作用下,泵体内的隔膜片来回鼓动,以改变隔膜片与泵体壁面之间的容积,从而产生吸入和排出流体的作用。常用隔膜泵的工作原理均大致相同,都是通过隔膜片的往返运动产生流量输出。
然而,市面上的隔膜泵大多数都是采用双室工作腔的,在工作时,当一个工作腔排出流体时,则另一个工作腔则吸入流体,工作腔所排出流体的流量排出时为间歇性的,呈峰谷波状态,隔膜泵所排出的流体的流量产生脉动,不能满足用户对排出流体流量为恒定值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室恒流隔膜泵,设置有至少三个工作腔,使得在工作时可通过多个工作腔作为排出腔,保持流体输出的流量,使得隔膜泵所排出的流体均衡,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室恒流隔膜泵,包括:泵下座,其一侧端设有环形缓冲腔、用于流体进入且与所述环形缓冲腔连通的第一流通孔、第一收容腔和用于流体排出且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的第二流通孔;泵体,设置在所述泵下座的上方,其中所述泵体中设置有至少三个工作腔,且所述泵体的工作腔中设置有与所述环形缓冲腔连通且用于流体进入的第一开孔以及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且用于流体排出的第二开孔,所述泵体的工作腔中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工作腔与所述第一开孔连通的工作腔膜片,所述泵体的朝向所述泵下座的一侧端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二开孔连通的中心腔膜片;压板,设置在所述泵体远离所述泵下座的另一侧端,其中所述压板设有与所述至少三个工作腔对应的至少三个通道,所述压板的通道和所述泵体的工作腔中设置有主膜片,且所述主膜片中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主膜片升降的柱塞;泵上座,设置在所述泵下座的上方,其中所述泵上座内设有第二收容腔;偏心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泵上座内,且一端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斜盘,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其中所述斜盘与所述偏心轴的一端连接,且所述斜盘与所述柱塞的一端连接,以通过所述偏心轴的转动带动所述斜盘拍打所述柱塞,以带动所述主膜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三个工作腔环绕设置在所述泵体中。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缓冲腔的腔口部边缘分别设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槽中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腔膜片的一侧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泵体的工作腔中,另一侧端不与所述泵体的工作腔固定连接,所述主膜片密封设置在所述压板的通道和所述泵体的工作腔之间,所述中心腔膜片的中心部与所述泵体的朝向所述泵下座的一侧端的中心部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腔膜片的边缘覆盖在所述第二开孔上。
进一步的,所述泵上座设有收容孔,所述偏心轴收容在所述收容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泵上座的第二收容腔内设有挡圈板,所述偏心轴穿设在所述挡圈板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达辉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达辉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44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