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材料的烧结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4967.6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0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宗立;林致扬;陈龙怡;陈家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睿健邦生医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4 | 分类号: | C04B35/64;C04B38/06;C04B38/00 |
代理公司: | 11239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TW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物件 陶瓷材料 孔隙率 粗胚 孔洞 混合致孔剂 含氧环境 烧结生坯 烧结陶瓷 碳基材料 致孔材料 烧结 孔材料 氧环境 孔剂 制备 陶瓷 调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材料的烧结控制方法。此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S1:制备含有一致孔材料的一致孔剂;S2:混合致孔剂与一陶瓷材料并形成一生坯;S3:于一无氧环境中以一第一温度烧结生坯以形成一陶瓷粗胚;以及S4:于一含氧环境中以一第二温度烧结陶瓷粗胚以形成一陶瓷物件。其中,第一温度高于第二温度。当致孔材料为一碳基材料,第二温度介于300℃至600℃,且孔隙率可达到30%至70%。藉此方法,陶瓷物件的硬度与致密度被提高,且得以准确调控陶瓷物件的孔隙率以及孔洞的形状和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材料的烧结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多阶段式烧结以控制陶瓷材料孔隙率及孔隙尺寸的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工程是使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制造物体的科学技术。近年来,陶瓷材料广泛的利用在材料工程、电子工程、化学工程以及机械工程中。由于通常陶瓷非常耐热,可以用于很多金属和高分子聚合物无法胜任的应用,例如采矿、航天、生医、精炼、食品和化学工厂、电子行业、工业输电、以及光波导传输等等。
配合不同的产业,陶瓷的规格与特性有不同的需求。在生医领域中,若要发展人骨的替代植入物,就必须拿捏植入物的孔隙率。孔隙率对植入物和周围组织之间物理和化学相互作用,具有显著影响。孔隙率增加了细胞相互作用的可用表面积,例如:影响植入物在植入部位处的机械集成、以及植入物再吸收的速率。优选植入物的孔隙率是复制天然组织。例如:在节段性(segmental)骨缺损中,高度多孔的中心部分(模拟小梁骨)被更强的和更少孔的外壳(模拟皮质骨)包围,以提供结构支撑。
然而,在陶瓷的烧结过程中,由于温度影响分子排列的变化,孔隙率会成为一个难以准确控制的因素,影响了烧结物品质的不确定性。若要准确调整孔隙率,业界普遍使用低温制程,而牺牲了陶瓷材料的机械强度。因此,业界亟需一种新的陶瓷烧结技术,可以准确的控制孔隙率及孔径尺寸,又能够以足够的高温烧出高强度与高致密度的陶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材料的烧结控制方法,其能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高致密性与机械强度,还可避免了高温烧结后损失的孔隙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材料的烧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下列步骤:
S1:制备含有一致孔材料的一致孔剂;
S2:混合该致孔剂与一陶瓷浆料并形成一生坯;
S3:于一无氧环境中以一第一温度烧结该生坯以形成一陶瓷粗胚;以及
S4:于一含氧环境中以一第二温度烧结该陶瓷粗胚以形成一陶瓷物件;
其中,该第二温度低于该第一温度。
其中,于步骤S1中,该致孔材料为一碳基材料、一矿石、一盐、一天然纤维或一高分子聚合物,该碳基材料为碳纤维、奈米碳管、石墨烯或膨胀石墨。
其中,于步骤S1中,该碳基材料的形状为球形、板形、不规则形、长条形或立方体。
其中,于步骤S1中,该致孔材料的尺寸为50nm至400μm。
其中,于步骤S2中,进一步包含有以下子步骤:
S21:依一预定比例混合该致孔剂与该陶瓷浆料以形成一混合原料;以及
S22:利用积层制造技术列印该混合原料以形成该生坯。
其中,于步骤S21中,该致孔剂占该混合原料的预定比例为10%至50%。
其中,于步骤S3中,进一步包含有以下子步骤:
S31:通入一安定气体至一预定环境中以形成该无氧环境;以及
S32:于该无氧环境中以第一温度烧结该生坯以形成该陶瓷粗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睿健邦生医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睿健邦生医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4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多孔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双镭射烧结陶瓷材料的方法及其烧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