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鉴定香菇申香215菌种及其实质性派生品种的单核体交配型的引物组,鉴定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5026.4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9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彦;章炉军;尚晓冬;宋春艳;于海龙;徐珍;王瑞娟;刘建雨;杨慧;谭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兰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鉴定 香菇 215 菌种 及其 实质性 派生 品种 单核 交配 引物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鉴定香菇申香215菌种及其实质性派生品种的单核体交配型的引物组,鉴定方法和应用,涉及食用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四对引物,鉴定方法具体包括:菌丝培养、基因组DNA的快速制备、交配型的PCR检测、电泳检测确定结果。本发明与常规单核体交配型鉴定的方法相比,具有检测时间短、准确性高的优点,利用本发明的鉴定方法,可以极大缩短鉴定时间,降低误检率,排除双核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鉴定香菇申香215菌种及其实质性派生品种的单核体交配型的引物组,鉴定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单核体的获取及其交配型鉴定是香菇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交配型决定着进行杂交的两个单核体亲本之间的可亲和性,不可亲和的单核体之间不能杂交形成双核体后代。
目前,香菇交配型鉴定通常采用单核体两两对峙培养后显微镜检观察锁状联合的方式进行。杂交育种工作往往涉及大量的单核体,而单核体之间对峙培养的组合较多造成接种和镜检的工作量大,耗时长。此外,镜检过程中由于锁状联合的形成时间早晚,挑取菌落的时间和部位不同等易产生人为误检,对后续试验造成影响。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定香菇申香215菌种的单核体交配型的引物组。该引物通过扩增可以快速鉴定出香菇申香215菌株的单核体交配型。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引物鉴定香菇申香215菌种的单核体交配型的方法。与现有的鉴定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方便,鉴定准确率高,鉴定周期短。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定香菇申香215菌种实质性派生品种的单核体交配型的引物。该引物可以实现香菇申香215菌种实质性派生品种的单核体交配型鉴定。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定香菇申香215菌种的单核体交配型的引物组在分子标记,试剂盒和试纸条中的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鉴定香菇申香215菌种的单核体交配型的引物组,其包括如下第一至第四引物对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其中,第一引物对包括:SEQ ID NO.1-2所示的引物;第二引物对包括:SEQ IDNO.3-4所示的引物;第三引物对包括:SEQ ID NO.5-6所示的引物;第四引物对包括:SEQ IDNO.7-8所示的引物。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的4对引物是基于香菇申香215交配因子A和B区域的SNP位点开发的AS-PCR引物。
一种鉴定香菇申香215菌种的单核体交配型的方法,其包括:使用第一至第四引物对分别对待测样品的DNA模板进行PCR扩增。
进一步地,上述鉴定方法还包括菌丝培养和基因组DNA的提取步骤。其中菌丝培养具体包括将香菇申香215单核体菌株转接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中,在23℃~25℃下避光静置培养。
基因组DNA的快速制备具体包括如下依次进行的步骤:待菌丝萌发后用灭菌的牙签或者接种针尖端挑取少量菌丝,将菌丝悬浮于装有80-120µL TE buffer的0.2ml离心管中,在PCR仪上96-98℃保温4-8min后,立即置于冰上冷却后备用。若制备较大量的菌丝时可采用96孔板做为菌丝容器。
进一步地,第一对引物和第二对引物的扩增长度均为506bp,第三对引物和第四对引物的扩增长度为1383bp。
进一步地,第一对引物和第二对引物用于检测A因子,第三对引物和第四对引物用于检测B因子。
在发明应用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待测样品的DNA模板为待测样品的基因组D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50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