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堇青石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5352.5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4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瑶瑶;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41/89 | 分类号: | C04B41/89;B01J20/16;C02F1/28;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赵中霞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堇青石多孔陶瓷 改性 制备 硅烷偶联剂 反应活性基团 莫来石晶须 生产成本低 水中重金属 再生利用率 表面接枝 多孔陶瓷 高吸附性 化学吸附 重金属铜 螯合反应 多孔性 硫酸铝 熔盐法 铜离子 烷氧基 重量份 堇青石 硅源 熔盐 溶剂 去除 离子 应用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堇青石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改性堇青石多孔陶瓷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硫酸铝10~20份、硅源3~10份、熔盐75~85份、堇青石10~20份、溶剂70~80份和硅烷偶联剂6~10份。本发明通过熔盐法在堇青石多孔陶瓷表面长出莫来石晶须,增加了多孔陶瓷的比表面积和机械强度,在堇青石多孔陶瓷表面引入了Al‑OH、Si‑OH,为进一步和硅烷偶联剂的烷氧基反应提供了大量的可反应活性基团,从而在堇青石多孔陶瓷表面接枝大量的‑NH2官能团,通过和重金属铜离子的螯合反应,能有效去除水中重金属铜离子。本发明具有多孔性、高比面积、机械强度高、高吸附性、化学吸附适应性广,且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再生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化学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堇青石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现行吸附剂的研究主要包括活性炭、石墨、粘土、壳聚糖、粉煤灰、海藻、腐植酸、农业废弃物、树脂、膨润土和微生物等,在实际应用中,传统重金属吸附材料表现出使用成本高、难以回收利用、对低浓度重金属离子去除能力不强、缺乏离子选择性等缺陷。为克服这些问题,并满足人们对特定重金属回收、再利用的要求以及环境对可降解吸附材料的需求,开发价格低廉、吸附容量高、选择性高、可再生且环境友好的吸附材料是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堇青石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克服现有重金属离子吸附剂成本高、对低浓度重金属离子去除能力不强等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改性堇青石多孔陶瓷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硫酸铝10~20份、硅源3~10份、熔盐75~85份、堇青石10~20份、溶剂70~80份和硅烷偶联剂6~10份。
本发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具体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硫酸铝12份、硅源3份、熔盐85份、堇青石10份、溶剂80份和硅烷偶联剂10份。
具体的,所述硅源为硅藻土,所述熔盐为硫酸钾或硫酸钠,所述堇青石为堇青石陶瓷块体,所述溶剂为无水乙醇或甲苯,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改性堇青石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配方量称取硫酸铝、硅源和硫酸盐,充分研磨、过筛、复磨得混合粉料;将得到的混合粉料覆盖在配方量的堇青石陶瓷块体上加热反应;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产物于沸水浴中煮沸至其表面残留的熔盐完全溶解,然后经冷却、洗涤、干燥得到堇青石-莫来石晶须;
步骤三,在步骤二得到的堇青石-莫来石晶须中,加入配方量的溶剂和硅烷偶联剂,进行反应;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产物,经自然冷却后,清洗得到改性堇青石多孔陶瓷材料。
具体的,所述步骤一中加热反应的升温速率为5℃/min,以该升温速率升至800~1000℃,并且在最高温度下保温1~2h。
具体的,所述步骤三中,所述反应是将加入溶剂和硅烷偶联剂的堇青石-莫来石晶须置于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60~70℃下反应12~24h。
具体的,所述步骤四中,清洗是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清洗3~5次,除去表面未反应的硅烷偶联剂。
具体的,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53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