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晶玻璃的晶化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5757.9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8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金;孙波;王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2/02 | 分类号: | C03B32/02;C03B13/00;C03B5/16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贺楠 |
地址: | 336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微晶玻璃的晶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熔化:将搅拌均匀后的配合料高温加热至450~550℃,保持1~2小时,然后再加热至900~1000℃,保持1~2小时,最后升温至1520~1620℃进行熔融,保持2~3小时,得到熔融的微晶玻璃液;
(2)压延成型:将上述微晶玻璃液冷却至1150~1200℃,再送入压延机进行三次压延成型,950~1050℃的温度下进行一次压延,850~900℃的温度下进行二次压延,750~800℃的温度下进行三次压延;
(3)辊道核化:将上述微晶玻璃送入第一辊道窑,在第一辊道窑内冷却降温至700~750℃,保持1~2小时,再送入第二辊道窑,进行核化处理,核化温度为620~660℃,保持1~2小时,最后送入第三辊道窑,进行晶化前升温处理,加热升温至720~800℃,保持2~3小时;
(4)锡池晶化:将上述微晶玻璃板送入晶化锡池进行晶化,晶化锡池初段温度控制在950~1000℃,晶化锡池中段温度控制在1150~1200℃,晶化锡池末段温度控制在800~860℃;
(5)辊道退火:将上述晶化后的微晶玻璃板送入第四辊道窑,进行退火降温处理;
(7)切割下片:将退火后的微晶玻璃板进行切裁,得到成品微晶玻璃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玻璃的晶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微晶玻璃板在晶化锡池初段停留时间为0.5~1小时,在晶化锡池中段停留时间为1~2小时,在晶化锡池末段停留时间为1~2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玻璃的晶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得到成品微晶玻璃板的厚度为3~6mm。
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玻璃的晶化方法的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锡池过砖梁、锡池顶盖砖(2)、加热元件(3)、升降装置(4)、晶化锡池(5)、前过渡辊道(6)和后过渡辊道(7),所述锡池过砖梁为门状结构,包括横梁(11)和竖梁(12),所述升降装置(4)一端固定安装所述横梁(11)底部,另一端与所述锡池顶盖砖(2)连接,所述锡池顶盖砖(2)底部连接有加热元件(3),所述加热元件(3)下方设有所述晶化锡池(5),所述晶化锡池(5)包括锡池池底砖(51)、锡池池壁砖(52)和锡池胸墙(53),所述锡池池壁砖(52)设于所述锡池池底砖(51)上方,所述锡池胸墙(53)设于所述锡池池壁砖(52)上方,所述晶化锡池(5)内装有锡液(54),所述前过渡辊道(6)和后过渡辊道(7)分别设于所述晶化锡池(5)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晶玻璃的晶化方法的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4)通过吊挂砖(8)与所述锡池顶盖砖(2)连接,所述升降装置(4)的底端设有挂钩(9),所述吊挂砖(8)内插接有T型挂板(10),所述挂钩(9)钩接在所述T型挂板(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晶玻璃的晶化方法的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过渡辊道(6)包括核化退火炉托辊(61)和前过渡辊台托辊(62),所述后过渡辊道(7)包括晶化退火炉托辊(71)和后过渡辊台托辊(7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晶玻璃的晶化方法的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锡池池底砖(51)和锡池池壁砖(52)外侧设有保温砖(55),所述锡池池底砖(51)与锡池池壁砖(52)相接的上端面设有矩形凸块一(511)和三角凸块(512),所述锡池池壁砖(52)底部设有矩形凸块二(521),所述矩形凸块二(521)插接在所述矩形凸块一(511)和三角凸块(51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晶玻璃的晶化方法的晶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锡池胸墙(53)高度为200mm,所述锡池池壁砖(52)高度1000mm,所述锡液(54)深度为8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57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隧道热弯炉及热弯成型设备
- 下一篇:基板整齐排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