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车车厢物料解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6148.5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5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福;孙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管道 机车轨道 机车车厢 解冻装置 蒸汽喷管 粉状物料 管道支架 上方区域 砼基础 喷吹 蒸汽 轨道 方向延伸 可拆卸的 形态性质 液体物料 蒸汽形成 矿粉 煤粉 加热 浇筑 解冻 平行 指向 车厢 垂直 冻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车车厢物料解冻装置,包括分别浇筑于机车轨道两侧的两个砼基础、一一对应且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砼基础上的两个管道支架、安装在所述管道支架上的蒸汽管道、以及安装在蒸汽管道上的多个蒸汽喷管;所述蒸汽管道沿着平行于机车轨道的方向延伸;所述蒸汽喷管垂直于所述蒸汽管道并自该蒸汽管道指向机车轨道的上方,用以向机车轨道上方区域喷吹蒸汽。该解冻装置通过设置在轨道两侧的蒸汽喷管对轨道上方区域喷吹蒸汽形成蒸汽幕,从而实现在冰冻期对轨道上机车车厢进行加热,避免车厢内的物料冻结;该装置除了可以用于液体物料外,还可以用于矿粉、煤粉等粉状物料的解冻,避免对粉状物料的形态性质产生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物料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车车厢物料解冻装置。
背景技术
火车运输是冶金、电力等行业散状物料原料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严寒的冬季,物料中含水过高或运输途中遇到雨雪,会出现物料冰冻现象,严重时物料冻结在车厢底板和侧板上,卸车十分困难。影响企业生产,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且由于卸车等待时间过长,引发铁路超停时罚款,增加了企业物流成本。
传统的解冻方式特别是北方企业多是采用专门建设解冻库,将车厢牵引入库后用外部热源(如红外线、蒸汽、电等)对解冻库内空气整体加热,再利用热空气加热车厢,或者对车厢进行辐射等方式整体加热,对冰冻的物料进行解冻。具体有“热风自然对流解冻方式”、“热风强制解冻方式”、“远红外辐射加热解冻方式”几类。但是,解冻库投资大维护困难,不仅解冻时间长,作业效率低,能源消耗大,对南方冰冻期较短但又无法避免的地区并不适用。
亦有在车厢装物料前或装物料中添加融冰剂的做法,但该法适用于铁路部门或发运部门,对接受物料的末端用户不适用。
申请号为20161026742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物料快速解冻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铁路、公路运输槽车或罐车物料快速解冻装置,该专利主要特征是通过回流鹤管的一端和卸车鹤管的一端一起插入铁路、公路运输槽车或罐车的槽车口或罐车口,回流鹤管的另一端通过回流管与加热器的加热器出口连接;卸车鹤管的另一端通过卸车管与卸车泵的一端连接,使蒸汽进入运输槽车与物料加热后,冷凝的水进入加热器,进行循环加热使用。该法投入少,且在节能能源方面是有很大改进,但仅适用于罐车装载的液态物料,对车厢装载的散状固态物料仍然不适用,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车车厢物料解冻装置,该装置适用范围广,解冻效率高,维护方便。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机车车厢物料解冻装置,包括分别浇筑于机车轨道两侧的两个砼基础、一一对应且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砼基础上的两个管道支架、安装在所述管道支架上的蒸汽管道、以及安装在蒸汽管道上的多个蒸汽喷管;所述蒸汽管道沿着平行于机车轨道的方向延伸;所述蒸汽喷管垂直于所述蒸汽管道并自该蒸汽管道指向机车轨道的上方,用以向机车轨道上方区域喷吹蒸汽。
其中,该解冻装置还包括两个隔热侧板,设所述管道支架靠机车轨道的一侧为管道支架的内侧面,所述隔热侧板可拆卸的设置于管道支架的外侧面上。一方面对解冻区域进行保温,另一方面防止解冻区域外侧作业人员烫伤。
所述管道支架上设置支撑环,所述蒸汽管道围绕蒸汽管道的中心轴线可旋转的穿设在该支撑环内。
所述蒸汽管道上设置有手柄,通过拉动所述手柄驱动蒸汽管道围绕其中心轴线旋转,用以调整蒸汽管道上的蒸汽喷管的喷吹角度。
所述管道支架上还设置有卡盘,卡盘上具有沿周向排布的多个定位孔,不同的定位孔对应于不同的喷吹角度,通过设置在手柄上的插销插入对应的定位孔内固定蒸汽喷管的喷吹角度。
所述支撑环为轴承座,所述蒸汽管道穿设在该轴承座内。
每个所述管道支架上均设置有两根蒸汽管道,所述两根蒸汽管道上下排列于对应的管道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61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铁紧急状态停车车厢通风散热设备
- 下一篇:轨道车辆及其进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