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冠状动脉易损斑块自动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6401.7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2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婷;金士琪;霍怀璧;李思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G06T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彰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6 | 代理人: | 潘剑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冠状动脉 易损 自动识别 系统 | ||
1.一种冠状动脉易损斑块自动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基于数据扩充技术和迁移学习技术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训练图像,并发送给第一图像预处理模块进行预处理;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测试图像,并发送给第二图像预处理模块进行预处理;
第一和第二图像预处理模块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具有3D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第一处理模块;
第二处理模块:接收经第一处理模块使用3D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匹配后的数据,执行冠状斑块形态识别;
输出模块:用于实现冠状斑块信息输出,
3D卷积神经网络建模过程包括:输入CTA和OCT图像,通过3D卷积对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利用有监督的学习方法,对分类特征进行提取;利用下采样层提取更多的结构边缘信息,同时去除冗余信息和噪声,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对易损斑块征象进行标记和判读,然后进行斑块定量化分析,在全部冠状动脉分支斑块总体积、非钙化体积、钙化体积、低密度斑块体积 、总斑块负荷以及斑块密度、最大重塑指数指标的基础上,提取易损斑块定量化指标,
其中,在对易损斑块征象进行标记和判读时,根据斑块的不同按正性重构、餐巾环征、点状钙化、低密度斑块分类别进行斑块定性特征说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TA和OCT图像选取自同一样本中的同一块斑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处理器,以基于CCTA全心冠状动脉血管树数据,构建具有易损斑块患者的异常特征图谱,反映疾病相关的斑块形态结构改变;根据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对训练集的患者冠状动脉成像数据进行斑块特征识别,构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智能分类模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采用数据扩充技术来改善样本量不足而产生的过拟合问题,利用迁移学习来提高分类性能,提高深度学习的效果;最后,通过训练集进行验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验证指标包括:由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识别准确率,马修相关系数和运行时间。
6.如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可以实现全心冠状动脉斑块病变提取的步骤:首先通过不同宽高的窗口滑动获得潜在的目标病变区域,然后进行归一化操作,作为卷积神经网的标准输入;然后根据输入进行卷积池化操作,得到固定维度的特征向量输出;最后根据上一步输出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并且通过边界回归检出精确的病变目标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64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