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的车辆运动特性仿真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6471.2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5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周;郑戍华;赵莎莎;张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车辆 动力学 模型 运动 特性 仿真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的车辆运动特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车辆坐标系、轮胎坐标系、地理坐标系以及轮胎模型;所述轮胎模型包括线性比例模型、非线性比例模型以及魔术公式Magic Formula模型;
当车辆以固定速度行驶时,利用牛顿定理,对所述车辆进行受力分析,根据所述车辆坐标系建立力和力矩平衡运动方程;所述力和力矩平衡运动方程包括侧向运动方程以及横摆运动方程;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坐标系建立力和力矩平衡运动方程,具体包括:根据公式建立侧向运动方程;根据公式建立横摆运动方程;其中,m为整车质量;vx为车辆纵向速度;为车辆横向速度的加速度;ωr为横摆角;为横摆角的角速度;Fy1为前轮受到的侧向力、为后轮受到的侧向力;Iz为整车绕所述地理坐标系中Z轴的转动惯量;lf为质心到前轴的距离、lr为质心到后轴的距离;
根据所述轮胎坐标系以及所述力和力矩平衡运动方程建立二自由度的横向动力学模型;
获取所述车辆受到的外部阻力;所述外部阻力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以及坡度阻力;
根据所述外部阻力建立电传动系统驱动下的纵向动力学模型;
获取所述车辆沿曲线行驶时的车辆悬架特性参数;所述车辆悬架特性参数包括簧载总质量、整车质心至前轴的距离、整车质心至后轴的距离、簧载质心到侧倾轴线的距离、侧倾刚度系数以及侧倾阻尼系数;
根据所述车辆悬架特性参数、所述地理坐标系以及所述车辆坐标系建立侧倾动力学模型;
根据所述轮胎模型、所述横向动力学模型、所述纵向动力学模型以及所述侧倾动力学模型对所述车辆的车辆运动特性进行仿真,确定车辆驾驶控制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的车辆运动特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轮胎坐标系以及所述力和力矩平衡运动方程建立二自由度的横向动力学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以及建立二自由度的横向动力学模型;其中,δ为前轮转向角;Kf为前轮轮胎侧偏刚度;Kr为后轮轮胎侧偏刚度;vy为车辆横向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的车辆运动特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外部阻力建立电传动系统驱动下的纵向动力学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建立纵向动力学模型;其中,Ft为汽车驱动力,Tt为作用在驱动轮上的转矩,Tt=Tdiwηw,Td为驱动电机提供的驱动力矩,iw为轮边减速器速比,ηw为轮边减速器传动效率,R为车轮半径;Ff为滚动阻力,Ff=fmgcosθ,f为滚动阻力系数,g为重力加速;θ为道路坡度角;Fw为空气阻力,CD为空气阻力系数,ρ为空气密度,ρ=1.2258N·s2·m-4,A为迎风面积;Fi为坡度阻力,Fi=mgsin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的车辆运动特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悬架特性参数、所述地理坐标系以及所述车辆坐标系建立侧倾动力学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建立侧倾动力学模型;其中,m为整车质量,ms为簧载总质量,φ车身侧倾角,为车身侧倾角的角速度,为车身侧倾角的角加速度,r为转弯半径,为转弯半径的变化率,Ix为簧载质量绕xb轴的转动惯量,Ixz为簧载质量绕所述车辆坐标系中xb轴、zb轴的惯量积,hg为簧载质心到侧倾轴线的距离,Kφ为侧倾刚度系数,Cφ为侧倾阻尼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64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