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瓦斯抽采管路机械式自动排水排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6965.0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5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皮子坤;廖远志;董子文;罗陈;张一夫;李广利;赵梁克;覃章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F1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阳江军 |
地址: | 421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瓦斯 管路 机械式 自动 排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瓦斯抽采管路机械式自动排水排渣装置,包括放水器壳体、浮球阀、传动装置、控制阀、高压旋转喷头、高压水管、手动翻板、滤网以及排水口开关,所述放水器壳体包括储水区、喷淋区以及排水排渣区,所述排水口开关安装于所述排水口,所述浮球阀设置于所述储水区,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高压水管内,所述的高压水管与井下高压水路管连接和高压旋转喷头连接,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底端,所述手动翻板与所述放水器壳体铰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实现瓦斯抽采管路积水积渣自动排放,利用煤矿井下现有的高压水与高压旋转喷头相连,通过高压冲淋,大大提高装置排渣效率,同时,克服了泥渣排出困难等问题,装置简单,运用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瓦斯抽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瓦斯抽采管路机械式自动排水排渣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针对煤层中赋存的瓦斯气体,普遍采用煤层钻孔瓦斯抽采工艺,能够有效地减小矿井瓦斯涌出。煤层瓦斯抽采过程中,由于钻孔施工工艺以及煤层地质条件的影响,煤层中的水和瓦斯气体会携带煤渣进行抽采管路,为防止积水和煤渣堵塞抽采管路,影响煤层瓦斯抽采效率,需要及时将抽采管路中的积水和煤渣排出。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 107905841A公开了一种瓦斯抽采钻孔卧式气动智能排渣放水器装置,在其结构上其主要包括进风管智能控制阀、气缸、气动马达、放水器壳体、增排垫块、密封传动装置、支架组成。进风管智能控制阀一端与井下供风管连接,另一端与气缸、气动马达连接,密封传动装置安装于放水器壳体内部并与气动马达连接,支架安装在放水器壳体底部,上述方案能够避免煤渣堵塞与及时排渣排水,然而上述方案仍旧存在的不足在于该装置需要的电子元件与电气设备较多,一方面,较多的电子元件与电气设备,有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的危险;另一方面,装置的监控、启动装置元件较多,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任何元件出现故障,都将导致装置故障,从而该装置整体的稳定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瓦斯抽采管路机械式自动排水排渣装置,运用煤矿井下现有的高压水管,与高压旋转喷头连接,利用高压旋转冲击,有效清除沉积泥渣,本装置运用最简单的机械设计,装置成本大大降低,且保证其装置整体的运行可靠性与稳定性,有效地实现瓦斯抽采管路自动排水排渣,从而保障煤矿井下瓦斯抽采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瓦斯抽采管路机械式自动排水排渣装置,包括放水器壳体、浮球阀、传动装置、控制阀、高压旋转喷头、高压水管、手动翻板、滤网以及排水口开关,所述放水器壳体包括储水区、与所述储水区并列设置并通过第一隔板间隔的喷淋区以及位于所述喷淋区下方并通过排水口连通的排水排渣区,所述排水口开关安装于所述排水口,所述浮球阀设置于所述储水区内并且一端与所述排水口开关连接以控制所述排水口开关对所述排水口的开与关,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高压水管内且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排水口开关连接以实现所述控制阀与所述排水口开关的联动,所述的高压水管一端与井下高压水路管连接,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喷淋区内的所述高压旋转喷头连接,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底端以连通所述储水区和所述喷淋区,所述手动翻板设置于所述排水排渣区上方并与所述放水器壳体铰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放水器壳体还包括设置于顶端并与所述喷淋区连通的积水岩煤渣入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隔板呈向所述喷淋区凸起的弧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喷淋区内的第一弧形板以及位于所述储水区与所述喷淋区下方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一端与所述放水器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排水口附近的所述第二隔板上,且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凹面朝向所述喷淋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水排渣区内的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排水口附近的所述第二隔板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放水器壳体的底壁上,且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凹面朝向所述排水排渣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学院,未经湖南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6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