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酸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6986.2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3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卓;张伟;黄伟;顾炜菁;陈永平;吴其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72;B01D53/78;C02F1/66;C02F1/72;C02F1/78;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4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酸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RT培司生产装置尾气吸收用的废盐酸或者废硫酸(COD为50000 mg/L‑200000 mg/L)与硝基氯苯废水(COD为100 mg/L‑400 mg/L)按1:(400‑2000)比例混合,调节pH至3,用氧化剂将其进行氧化反应,氧化后废水COD值为小于200mg/L,混合废水调节pH值为6‑9后,进行生化进一步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酸的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RT培司生产装置尾气吸收用的废酸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RT培司是生产橡胶防老剂的重要中间体, 广泛应用于染料、纺织、印刷、制药和橡胶助剂等行业。RT培司工业生产路线有苯胺法、二苯胺法、甲酰苯胺法和硝基苯法等,其中硝基苯法生产RT培司条件温和,副产物少, 工艺先进,是采用最多的方法。目前采用硝基苯法生产RT,生产中会产生废气,各工段的废气进入废气总管后到尾气处理系统。
目前中石化南化公司RT装置尾气分别经过酸吸收-水吸收-光解-排空,此系统效果较好,处理后尾气可达标排放,但吸收废酸色度高、气味重、难处理,由于COD(生化需氧量)值太高,无法直接进行生化处理,若作为生化配酸,用碱中和过程中会产生三甲胺气体,三甲胺嗅阈值低,气味大,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大,不符合环保政策,如何处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硝基氯苯废水虽然COD值不高,但难以生化处理,所以需要先进行氧化反应预处理。
国外对氨基二苯胺(RT培司)废气、废水主要使用湿式氧化+生化法来处理,湿式氧化反应在压入高压空气,反应温度300℃条件下进行,适用范围广,处理效率高,但中间产物往往为有机酸,故对设备材料的要求较高,需要耐高温、高压,并耐腐蚀,因此设备费用大,系统的一次性投资高。生化法处理化工废水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将有机物降解,由于化工废水的可生化性差、毒性高等特点限制其在生化技术中的使用,RT废酸酸性太强,不能用生化法处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酸的处理方法,将废酸与硝基氯苯废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调节pH值,用氧化剂将其进行氧化反应,氧化后混合废水调节pH值,进行生化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酸的处理方法:将废酸与硝基氯苯废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调节pH值,用氧化剂将其进行氧化反应,氧化后废水COD值为小于200mg/L,混合废水调节pH值后,进行生化进一步处理。
所述的废酸为RT培司生产装置尾气吸收用的废盐酸或者废硫酸,其COD(化学需氧量)为50000 mg/L -200000 mg/L,其酸浓度为20%-30%,其中含有的有机物主要为甲醇、苯胺、三甲胺等。尾气吸收废酸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的吸收酸其吸收饱合度不同,故COD值会有差别。
所述的硝基氯苯废水为硝基氯苯生产装置废水,其COD为100 mg/L -400 mg/L。
所述的废酸与硝基氯苯废水混合比例为1:(400-2000)。是根据公司实际装置产生废水、废酸量来调节的,可以保证产生的废水、废酸及时处理。
所述的氧化剂为硫酸亚铁与电气石的一种或两种与过氧化氢的混合物,或者是臭氧。
所述的氧化反应温度为25℃-80℃。
所述的氧化反应时间为0.5h-5h。
所述的混合废水调节pH值至3。
所述的氧化后的混合废水COD为50 mg/L -200 mg/L。
所述的氧化后废水调节pH值至6-9。
三甲胺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可液化易燃气体,有刺鼻的令人不愉快的氨样臭气和鱼腥气味,有毒,嗅阈值低,浓度很低就可闻到,在酸中溶解度大于在水中溶解度。因此在处理废酸过程中不可使三甲胺散逸到空气中,会使环保不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69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