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蓄电池电解液收集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7058.8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0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贾磊;王振飞;曹睿;王脐君;蔡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驼集团(安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B01F15/02;H01M10/5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电解液 收集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蓄电池电解液收集处理装置,第一L板和第二L板上均活动安装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L板上固定安装有物料收集罐,第二L板上固定安装有搅拌罐;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件和转动件,转动件与连接件铰接连接,转动件固定于第二齿轮上;连接件端面活动安装有第一铰接件,第一铰接件通过第二铰接件与转动轴铰接连接。本申请通过将收集罐中的电解液疏导进入搅拌罐中进行进一步搅拌,本装置控制电解液的流入速度,防止过量电解液一次性流入搅拌罐中导致的搅拌不均,装置通过加入调节结构控制收集罐阀门的开闭进而调节搅拌速度,一次输入定量的电解液,同时搅拌轴和阀门的开闭通过同一电机控制,有效利用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旧电池外壳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废蓄电池电解液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蓄电池由汽车从厂外运到分类车间,经分类后,用抓斗行车抓到地仓内,再从地仓内抓到胶带输送机上的加料斗,通过振动加料机均匀的加到胶带输送机上输送到破碎机进行一次破碎,废电解液从废电池中流出,经地沟集中到集液罐,经过搅拌处理后送到水处理站回收,其中废电解液在进入搅拌罐时可能会因为一次送液量过大造成搅拌罐堵塞的现象,同时废电解液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缺少流量控制,自动式的搅拌罐中也往往会出现搅拌不均匀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蓄电池电解液收集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废蓄电池电解液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固定架和调节机构;
所述固定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L板和第二L板;
所述第一L板和第二L板上均活动安装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L板上固定安装有物料收集罐,所述第二L板上固定安装有搅拌罐;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件和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连接件铰接连接,所述转动件固定于第二齿轮上;
所述连接件端面活动安装有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通过第二铰接件与转动轴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收集罐通过阀门机构与第一L板连接,所述阀门机构包括螺盘和滑块;
所述螺盘表面开有螺旋槽、第一转动通孔和扇形镂空,所述扇形镂空沿第一转动通孔圆周方向均布;
所述滑块截面为扇形,滑块表面固定有螺旋状啮合齿,所述螺旋状啮合齿与螺旋槽啮合;
所述搅拌罐顶面活动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端面开有第二转动通孔;
所述第二铰接件一端与第一铰接件铰接连接,底面竖直固定有转动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通孔和第二转动通孔侧壁均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五个螺旋状凹槽,所述转动轴周侧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五个螺旋状凸起,两根转动轴分别与第一转动通孔、第二转动通孔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端面倾斜固定有连接片,所述转动件上固定有铰接轴,所述连接片与铰接轴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板和第二L板通过条形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齿轮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废蓄电池电解液收集处理装置,通过将收集罐中的电解液疏导进入搅拌罐中进行进一步搅拌,通过控制电解液的流入速度,防止过量电解液一次性流入搅拌罐中导致的搅拌不均,装置通过加入调节结构控制收集罐阀门的开闭进而调节搅拌速度,一次输入定量的电解液,同时搅拌轴和阀门的开闭通过同一电机控制,有效利用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安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安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70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