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防雾化聚碳酸酯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7106.3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1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彭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福智慧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9 | 分类号: | B32B15/09;B32B15/18;B32B27/36;B32B37/12;C09D171/02;C09D7/61;C09D7/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江苏省常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碳酸酯板 防雾化 增强层 乳胶层 制备 乙二胺四醋酸钠 纳米二氧化硅 氯化钾 卵磷脂 聚乙二醇 去离子水 原料组成 硫酸镁 质量份 乙醇 液涂 | ||
1.一种表面防雾化聚碳酸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板包括聚碳酸酯板本体、置于所述聚碳酸酯板本体上的增强层、置于所述增强层上的防雾化层,所述聚碳酸酯板本体与所述增强层之间通过乳胶层连接;
所述防雾化层由防雾化液组成,所述防雾化液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
氯化钾1-2份、硫酸镁1-2份、聚乙二醇2-3份、乙二胺四醋酸钠0.2-0.4份、去离子水15-20份、卵磷脂1-4份、纳米二氧化硅1-2份、乙醇8-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防雾化聚碳酸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由高强度的增强刚板制成,所述增强钢板为45#钢,厚度为2.2-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防雾化聚碳酸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乳胶层采用60%-65%浓度的天然乳胶,乳胶层的厚度为2.2-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防雾化聚碳酸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80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表面防雾化聚碳酸酯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增强层通过乳胶层与聚碳酸酯板本体连接,采用旋转涂法,将防雾化液涂覆在增强层上,经过处理得防雾化聚碳酸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表面防雾化聚碳酸酯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氯化钾、硫酸镁、聚乙二醇、乙二胺四醋酸钠混合后加入去离子水溶解,得到A;将卵磷脂、纳米二氧化硅、乙醇混合得到B,最后将A和B混合后均质,得到防雾化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表面防雾化聚碳酸酯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温度为28-35℃,所述均质压力为38-45MPa。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表面防雾化聚碳酸酯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涂法为在250~350转/分和3000~4000转/分下,分别处理20~30秒,从而将所述防雾化液涂覆在增强层的单面或双面上,之后在50~95℃温度下烘干6~12小时,即得到防雾化聚碳酸酯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表面防雾化聚碳酸酯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化涂层的厚度为20~3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福智慧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泉福智慧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710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