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式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7534.6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3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勋;刘嘉尧;刘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宁河县隆昌异型轧钢厂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王鹏丽 |
地址: | 3015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螺纹钢筋 纵向开口 合拢 片连接器 连接器主体 卡入 操作过程 端部对齐 卡箍固定 施工现场 圆形卡箍 直接组装 主体外部 连接片 卡箍 焊接 张开 钢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式连接器,包括两片截面为半圆形的连接器主体,两片连接器主体的一侧由一个或多个连接片连接,另一侧形成张开的纵向开口,供螺纹钢筋卡入;两片连接器主体的纵向开口合拢后形成圆筒;开式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两片连接器主体外部的一个或多个圆形卡箍,卡箍用于固定合拢后的连接器主体。使用上述开式连接器对两根螺纹钢筋的端部进行连接,在施工现场操作时,直接将端部对齐的螺纹钢筋从纵向开口卡入,并将纵向开口合拢后使用卡箍固定即可,结合牢固,且操作过程中无需焊接、无需旋转钢筋、也无需对螺纹钢筋或连接器进行改动,可以直接组装完成,操作简便,工作强度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式连接器,用于连接螺纹钢筋。
背景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直径较大钢筋(例如,Φ18mm以上的螺纹钢筋)连接不便的问题。钢筋的长度一般为6米到9米,而实际建筑施工时,通常使用长度在几十米至几百米的钢筋,这就需要将两根以上的钢筋连接起来以满足建筑施工要求。施工中大直径钢筋的常见连接方法为搭接焊接、对接焊接、爆破焊接、以及使用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器旋进连接等。
其中,使用上述多种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存在以下不足:使用手工焊接及压力焊接,焊接效率低、工作强度大、焊接的质量不稳定、设备太大以致大多连接点上无法使用、不环保;爆破焊接准备过程复杂、不安全且焊口质量无绝对保证、工作难度大、工作强度大、不环保。
使用连接器旋进连接,通常使用圆筒形的连接器进行连接,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47417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中公开的精轧螺纹钢连接器。现有连接器的结构为整体结构,内螺纹为三角螺纹,通过攻丝加工连接器的内螺纹,加工难度大,效率低;部分螺纹钢筋还需要现场将两端改成三角螺纹,使之与连接器的内螺纹配合,现场改丝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三角螺纹断面面积小,不耐腐蚀,寿命短,降低了建筑物的寿命。另外,使用整体结构的连接器,旋进连接操作困难,当将第一根钢筋旋进连接器的一端后,要将第二根钢筋整体转动,并且要调整好中心线才能旋进连接器的另一端;当螺纹钢筋过长时,其重量也大,不便于旋转操作,连接不方便;当现场垂直安装时难度更大、劳动强度更大、效率更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开式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开式连接器,包括两片半圆筒形的连接器主体,两片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一侧由一个或多个连接片连接,另一侧形成张开的纵向开口;两片所述连接器主体的纵向开口合拢后形成圆筒;还包括设置在两片所述连接器主体外部的一个或多个卡箍,所述卡箍用于固定合拢后的连接器主体。
其中较优地,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开式连接器中,所述卡箍是两端靠拢的圆圈,具有两个分离的端头,所述卡箍的两个端头通过连接孔和螺栓锁紧。
其中较优地,所述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片、所述卡箍和所述螺栓由碳钢、不锈钢或外层包覆有不锈钢的复合钢制成,并由轧制工艺成型。
其中较优地,所述卡箍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焊接固定。
其中较优地,所述卡箍的横截面为圆形、半圆形或矩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开式连接器中,所述卡箍是完整的圆环,所述卡箍和所述连接器主体之间由楔铁卡紧。
其中较优地,所述卡箍靠近连接器主体的一侧表面为圆柱面。
其中较优地,所述卡箍的横截面为矩形或半圆形。
其中较优地,所述卡箍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楔铁的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卡箍的整体宽度。
其中较优地,所述凹槽的整体形状为圆弧形,截面形状为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宁河县隆昌异型轧钢厂,未经天津市宁河县隆昌异型轧钢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75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