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驱动直线弹簧复位式货道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7593.3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7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田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浩然 |
主分类号: | B65G25/06 | 分类号: | B65G25/06 |
代理公司: | 重庆憨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61 | 代理人: | 何柳青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驱动 直线 弹簧 复位 式货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驱动直线弹簧复位式货道,包括框架、输送带、拉簧、动力拉线和动力机构;所述输送带滑动安装在框架的轨道上,输送带绕至框架的前端连接动力拉线;所述动力机构设于框架后端,且连接输送带后端用于收卷动力拉线。本发明的电机驱动直线弹簧复位式货道,在动力机构与直线弹簧的牵拉作用配合下,实现输送线的前后移动,通过动力机构将动力拉线进行收卷,将输送带向前拉动,实现出货;当输送带向前移动的时候,将通过从动拉线将拉簧进行拉伸,则拉簧在输送带向前移动的时候处于储能状态,输送带需要复位时,通过拉簧的弹性复位即可通过从动拉线将输送带向后拖移,且通过动力机构直接作用到输送线上,避免了传统输送带打滑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超市、无人售货机及自动仓库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驱动直线弹簧复位式货道。
背景技术
市面上出现的自动售货机种类齐全,功能众多,但货道类型却十分单一,有常见的弹簧螺旋货道、输送带货道,有高精尖的S形堆积货道,还有集群的格子柜,传统的输送带货道一般主要由驱动轮,输送带从动轮,张紧装置及紧套其上的闭合输送带组成,驱动轮由电动机通过减速器驱动,输送带依靠驱动轮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拖动,利用驱动轮的正反转控制实现输送带的下拉和复位,以达到出货和上货的目的,其存在的技术问题是输送带复位过程效率低,能耗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驱动直线弹簧复位式货道,输送带在拉簧和动力拉线的作用下沿框架的轨道复位,效率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制作方便,成本低。
本发明的电机驱动直线弹簧复位式货道,包括框架、输送带、拉簧、动力拉线和动力机构;所述输送带滑动安装在框架的轨道上,输送带绕至框架的前端连接动力拉线;所述动力机构设于框架后端,且连接输送带后端用于收卷动力拉线;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于框架的前端,另一端连接有从动拉线,且通过从动拉线连接输送带后端,动力拉线两端分别连接输送带前端和动力机构,且通过动力机构将动力拉线进行收卷,将输送带向前拉动,实现出货;当输送带向前移动的时候,将通过从动拉线将拉簧进行拉伸,则拉簧在输送带向前移动的时候处于储能状态,输送带需要复位时,动力机构反向转动,取消其拉力,通过拉簧的弹性复位即可通过从动拉线将输送带向后拖移,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制作方便,成本低。
进一步,所述拉簧与从动拉线连接端之间通过一个动滑轮相连,从动拉线与拉簧连接的一端绕过动滑轮后于框架的后端相连,整体结构紧凑,动力拉线采用回折结构设计,其作用范围符合输送带的要求,同时满足拉簧的安装需求。
进一步,所述框架内安装有支撑板,所述轨道位于支撑板上方,所述拉簧和动力拉线和均位于支撑板的下侧,输送带在轨道内时,可由支撑板进行支撑,以保证承载一定重量的货物,保持整个货道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输送带横向并列布置有多个,框架上对应各输送带的两侧均安装有隔板,相邻两个隔板之间对应输送带的后端固定有出货隔板,可以根据货物大小改变货道宽度,货物之间设置有隔板,解决了较高货物容易倾倒的问题。
进一步,还包括输送带从动轮,所述框架上对应每个输送带的前端安装有固定轴,所述输送带从动轮套装在固定轴上,所述动力拉线绕于输送带从动轮外。
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绕线轮和轮轴,所述绕线轮安装于轮轴,且与动力拉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和轮轴均为齿形轴,且相互啮合,所述主动轴上设有四方轴,所述四方轴穿透绕线轮中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动力机构与直线弹簧的牵拉作用配合下,实现输送线的前后移动,通过动力机构将动力拉线进行收卷,将输送带向前拉动,实现出货;当输送带向前移动的时候,将通过从动拉线将拉簧进行拉伸,则拉簧在输送带向前移动的时候处于储能状态,输送带需要复位时,动力机构反向转动,取消其拉力,通过拉簧的弹性复位即可通过从动拉线将输送带向后拖移,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制作方便,成本低,在无人超市、自动售货机、自动仓库等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浩然,未经田浩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7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采暖装置及采暖供热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纺织品加香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