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冷藏集装箱的水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8159.7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1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康德军;夏小浩;石俊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J2/12 | 分类号: | B63J2/1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藏 集装箱 水冷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船用冷藏集装箱的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器(1),所述冷却器(1)能够通过海水给流经冷却器(1)内的淡水降温,所述冷却器(1)上设有海水进水口(12)、海水出水口(13)、淡水进水口(14)和淡水出水口(15);
若干个冷藏集装箱(6),若干个所述冷藏集装箱(6)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且逐渐远离冷却器(1),所述冷藏集装箱(6)上设有冷凝器;
海水进水管(2),所述海水进水管(2)的一端与冷却器(1)的海水进水口(12)相连,所述海水进水管(2)的另一端与外界的海水相连,所述海水进水管(2)上设有海水冷却泵(21);
海水出水管(3),所述海水出水管(3)的一端与冷却器(1)的海水出水口(13)相连,所述海水出水管(3)的另一端与外界相连;
淡水进水管(5),所述淡水进水管(5)的一端与冷却器(1)的淡水出水口(15)相连,所述淡水进水管(5)的另一端向右延伸至最右侧的冷藏集装箱(6),然后再绕回至最左侧的冷藏集装箱(6)处,若干个所述冷藏集装箱(6)上的冷凝器进水口均通过第二支管(51)与淡水进水管(5)相连通;
淡水出水管(4),所述淡水出水管(4)的一端与冷却器(1)的淡水进水口(14)相连,所述淡水出水管(4)靠近冷却器(1)的一端设有淡水冷却泵(41),所述淡水出水管(4)的另一端向右延伸至最右侧的冷藏集装箱(6)处,若干个所述冷藏集装箱(6)上的冷凝器出水口均通过第一支管(42)与淡水出水管(4)相连通,使每个冷藏集装箱(6)上的冷凝器进水口到冷却器(1)的淡水出水口(15)的管路长度加上冷凝器出水口到冷却器(1)的淡水进水口(14)的管路长度之和均相等;
所述冷却器(1)包括:
上隔板(17)和下隔板(18),所述上隔板(17)和下隔板(18) 均设置在冷却器(1)内,所述下隔板(18)位于上隔板(17)的正下方,所述上隔板(17)和下隔板(18)将冷却器(1)从上到下依次分隔成第二降温腔(112)、第一降温腔(111)和蓄水腔(11),所述上隔板(17)和下隔板(18)之间竖直设有若干个圆管(171),所述圆管(171)的上端与第二降温腔(112)相连通,所述圆管(171)的下端与蓄水腔(11)相连通,所述海水出水管(3)通过海水出水口(13)与第一降温腔(111)侧壁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淡水出水管(4)通过淡水进水口(14)与蓄水腔(1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淡水进水管(5)通过淡水出水口(15)与第二降温腔(112)的顶部相连通;
螺旋管(16),所述螺旋管(16)竖直螺旋设置在第二降温腔(112)内,所述螺旋管(16)的下端穿过上隔板(17)与第一降温腔(111)相连通,所述海水进水管(2)通过海水进水口(12)与螺旋管(16)的上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冷藏集装箱的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膨胀水箱(7),所述膨胀水箱(7)通过调节水管(71)与淡水出水管(4)靠近淡水冷却泵(41)进水口的一侧相连,所述调节水管(71)上设有第一单向阀(711),所述膨胀水箱(7)能够给淡水出水管(4)补充淡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冷藏集装箱的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水泄放舱(76)和淡水压力柜(77),所述膨胀水箱(7)的顶部设有排气管(72)、泄放管(74)和进水管(78),所述泄放管(74)与冷却水泄放舱(76)相连,所述泄放管(74)上设有第二单向阀(741),所述进水管(78)与淡水压力柜(77)相连,所述进水管(78)上设有第四单向阀(78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冷藏集装箱的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7)的底部设有排水管(75),所述排水管(75)与冷却水泄放舱(76)相连,所述排水管(75)上设有第三单向阀(7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81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 下一篇:海水回水系统、工作方法及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