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多组输出端子和可调节容量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8488.1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2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L·K·温格;D·G·里奇;S·哈桑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2;H01M10/44;B60L58/19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输出 端子 调节 容量 电池 | ||
一种电池控制系统,包括电池、模式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该电池包括:第一和第二端子;第三和第四端子;多个单独贮放的电池;以及多个开关,其配置成将电池中的一些电池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端子中的一些端子连接。该模式模块配置成基于多个当前操作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来设置操作模式。该开关控制模块配置成基于操作模式来控制多个开关。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并且更特别地,涉及车辆的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本节中提供的信息的目的是总体上呈现本公开的背景。当前署名的发明人的工作(就本介绍描述的范围而言)以及说明书中在提交时可能没有认定为现有技术的各方面既不明确也不隐含地被认可是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某些类型的车辆只包括产生推进扭矩的内燃发动机。混合动力车辆既包括内燃发动机又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动机。某些类型的混合动力车辆利用电动机和内燃发动机来试图实现比只使用内燃发动机的情况下更大的燃料效率。某些类型的混合动力车辆利用电动机和内燃发动机来实现比内燃发动机自身可实现的更大的扭矩输出。
某些示例类型的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并联混合动力车辆、串联混合动力车辆以及其他类型的混合动力车辆。在并联混合动力车辆中,电动机与发动机并联工作,以将发动机的动力和距离优势与电动机的效率和再生制动优势相结合。在串联混合动力车辆中,发动机驱动发电机为电动机发电,并且电动机驱动变速器。这允许电动机承担发动机的一些动力责任,这可允许使用更小且可能更高效的发动机。
发明内容
在特征中,一种电池控制系统,包括电池、模式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该电池包括:第一和第二端子;第三和第四端子;多个单独贮放的电池;以及多个开关,其配置成将电池中的一些电池与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中的一些端子连接。该模式模块配置成根据多个当前操作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来设置操作模式。该开关控制模块配置成根据操作模式来控制多个开关。
在进一步的特征中,电池中的每一个是12伏特电池。
在进一步的特征中,开关控制模块配置成控制多个开关,使得:电池中的第一组的一个或多个电池连接到第一和第二端子并在第一和第二端子处提供第一操作电压;电池中的第二组的一个或多个电池连接到第三和第四端子并在第三和第四端子处提供第二操作电压。
在进一步的特征中,第一操作电压大于第二操作电压。
在进一步的特征中,第一操作电压等于第二操作电压。
在进一步的特征中,第一操作电压为48伏特,并且第二操作电压为12伏特。
在进一步的特征中,该电池还包括第五端子。
在进一步的特征中,开关控制模块配置成控制多个开关,使得:电池中的第一组的一个或多个电池连接到第一和第二端子并在第一和第二端子处提供第一操作电压;电池中的第二组的一个或多个电池连接到第三和第四端子并在第三和第四端子处提供第二操作电压;以及电池中的第三组的一个或多个电池连接到第五和第四端子并在第五和第四端子处提供第三操作电压。
在进一步的特征中,第一操作电压大于第二操作电压,第二操作电压等于第三操作电压。
在进一步的特征中,第一操作电压等于第二操作电压,第三操作电压大于第一操作电压。
在进一步的特征中,第一操作电压为48伏特,第二操作电压为12伏特,并且第三操作电压为12V。
在进一步的特征中,开关控制模块配置成:响应于操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控制多个开关,使得:电池中的第一部分连接到第一和第二端子,以及电池中的第二部分连接到第三和第四端子;并且响应于操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控制多个开关,使得:电池中的第三部分连接到第一和第二端子,以及电池中的第四部分连接到第三和第四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84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