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变质含硅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9180.9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6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郭炜;陈威;陆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23/00 | 分类号: | C22C23/00;C22C23/02;C22C1/03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硅镁合金 变质 制备 合金 熔化 重量百分比 合金晶粒 合金强化 气体保护 冶金材料 制备工艺 中间合金 组织细化 合金液 强化相 纯硅 纯铝 纯镁 细化 精炼 铸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变质含硅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冶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合金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铝:0–6.5%,硅:0.5–2.0%,镍:0.1–1.0%,剩余部分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合金的制备工艺为:在气体保护下,将纯镁、纯铝与纯硅熔化后,加入Al‑Ni或者Mg‑Ni中间合金,对合金液精炼后进行铸造。本发明通过在含硅镁合金中加入Ni来细化合金晶粒尺寸,变质含硅镁合金中Mg2Si强化相,起到组织细化和合金强化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变质含硅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冶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所有金属结构材料中镁合金是最轻的,其比强度、比刚度高,铸造性、切削加工性和阻尼减振性好,电磁屏蔽能力强且容易回收利用,在汽车、计算机、通讯、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多种金属矿产资源的逐渐减少和枯竭,镁合金因其资源丰富的优势而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结构轻量化及环境保护的需要更是促进了镁合金的开发。
含硅镁合金是一种商业上广泛应用的耐热镁合金,这是由于硅和镁形成的Mg2Si强化相熔点高(1085℃),密度与镁基体相近,弹性模量高,热膨胀系数低,但是,这种合金只适合用冷却速度较快的压铸制备,而不能用砂型或金属型铸造,原因是冷却速度较慢Mg2Si强化相会形成粗大的树枝状或汉字状形貌,割裂基体,从而恶化合金的力学性能,如何细化合金的组织尤其是Mg2Si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含硅镁合金组织、Mg2Si强化相粗大等弊端,改善含硅镁合金力学性能,以扩大含硅镁合金的应用范围,本发明提出一种镍变质含硅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镍变质含硅镁合金,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铝:0-6.5 %,硅:0.5-2.0 %,镍:0.1-1.0 %,剩余部分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镍变质含硅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纯镁、纯铝、纯硅预热,并烘干;将精炼剂及模具预热;
(2)将纯镁在CO2与SF6混合气体保护下熔化,待熔体温度升至710-730℃时,加入预热的纯铝、纯硅,以及含Ni中间合金,然后搅拌至合金元素完全溶入熔体,将熔体升温至740-760℃并加入精炼剂进行精炼,在740-760℃保温30-40分钟后降温至710-740℃;
(3)撇去浮渣后,在CO2与SF6混合气体保护下进行浇铸成型。
所述含Ni中间合金的加入方法如下:将含Ni中间合金干燥并经铝箔包裹后,用钟罩迅速压入熔体液面以下10-15分钟,熔体在740-760℃保温30-40分钟后,对合金液精炼后进行铸造。
所述含Ni中间合金为Mg-Ni中间合金形式或者Al-Ni中间合金形式。
所述CO2与SF6混合气体中SF6体积分数为0.5 %。
所述浇铸成型,采用压铸、低压铸造、金属型铸造或砂型铸造。
所述纯镁、纯铝、纯硅的预热温度为160-210℃,预热时间为15-25分钟;精炼剂及模具的预热温度为160-210℃,预热时间为25-55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含硅镁合金通过添加Mg-Ni中间合金或者Al-Ni中间合金,来细化合金晶粒尺寸,变质含硅镁合金中Mg2Si强化相,起到组织细化和合金强化的作用。发明熔炼工艺简单,合金成本低,强度与塑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9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