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巴罗萨韦玛波酯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9296.2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3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祖元;夏亮;甄志彬;赵寅堡;高院院;段浩田;韩保嘉;袁景洋;张明刚;霍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北京澳合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89 | 分类号: | C07D307/89;C07D307/88;C07D3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巴罗萨韦玛波酯 中间体 合成 方法 | ||
1.一种化合物Ⅳ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所述催化剂选自D-樟脑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磺酸、甲磺酸、乙磺酸,反应中任选地加入痕量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为借助空气或溶剂中的水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膦试剂选自三苯基膦、三正丁基膦,所用溶剂选自甲苯、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反应温度为4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膦试剂为三苯基膦,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溶剂为甲苯,反应温度为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合物Ⅲ是由以下方法制备:
其中,R1,R2独立地选自C1~C6烷基或可经C-C、O、N相连形成3~6元杂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3,4-二氟苯甲酸与酰氯反应生成3,4-二氟苯甲酰氯,3,4-二氟苯甲酰氯在有机溶剂和水混合溶剂中,与R1、R2双取代的氨基在无机碱作用下反应生成化合物Ⅰ,
酰氯为草酰氯,溶剂为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温度为室温;
所述无机碱为碳酸钾,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反应温度为室温;
步骤2中,所述Li试剂为正丁基锂,配体为四甲基乙二胺,溶剂为四氢呋喃,温度为-80℃~室温;
步骤3中,酸为盐酸,温度为室温~回流。
7.一种中间体Ⅶ的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权利要求1-6任一合成方法制备化合物Ⅳ,然后开环得到化合物Ⅴ3,4-二氟-2-苯硫基甲基苯甲酸,然后在多聚磷酸的存在下加热环合生成化合物Ⅵ7,8-二氟-6,11-二氢二苯并[b,e]硫杂卓-11-酮,最后经还原得到目标物Ⅶ7,8-二氟-6,11-二氢二苯并[b,e]硫杂卓-11-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实验条件如下:制备化合物Ⅳ步骤中,膦试剂为三苯基膦,所述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所用溶剂为甲苯,反应温度为60℃。
9.一种中间体Ⅶ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其中,R1,R2独立地选自C1~C6烷基或可经C-C、O、N相连形成3~6元杂环,
首先由以上方法制备化合物Ⅲ,然后通过权利要求1-4任一合成方法制备化合物Ⅳ,然后开环得到化合物Ⅴ3,4-二氟-2-苯硫基甲基苯甲酸,然后在多聚磷酸的存在下加热环合生成化合物Ⅵ7,8-二氟-6,11-二氢二苯并[b,e]硫杂卓-11-酮,最后经还原得到目标物Ⅶ7,8-二氟-6,11-二氢二苯并[b,e]硫杂卓-11-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实验条件如下:
步骤1中3,4-二氟苯甲酸与酰氯反应生成3,4-二氟苯甲酰氯,3,4-二氟苯甲酰氯在有机溶剂和水混合溶剂中,与R1、R2双取代的氨基在无机碱作用下反应生成化合物Ⅰ,
酰氯为草酰氯,溶剂为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温度为室温;
所述无机碱为碳酸钾,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反应温度为室温;
步骤2中,所述Li试剂为正丁基锂,配体为四甲基乙二胺,溶剂为四氢呋喃,温度为-80℃~室温;
步骤3中,酸为盐酸,温度为室温~回流;
制备化合物Ⅳ步骤中,膦试剂为三苯基膦,所述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所用溶剂为甲苯,反应温度为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北京澳合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北京澳合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92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