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等离子除臭设备的一体化泵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9834.8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4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阿兰贝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B01D46/00;A61L9/22;E03F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站设备 污水储存池 等离子净化器 等离子除臭 一体化泵站 恶臭物质 离心风机 污水处理设备 高分子降解 高能量离子 离子净化器 臭气净化 顶部设置 离子发生 污水泵站 反应室 离子氧 上半部 下半部 除臭 井盖 泵站 轰击 断裂 储存 分解 污水 地下 伤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等离子除臭设备的一体化泵站,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地下的泵站设备仓、污水储存池、等离子净化器和离心风机;所述泵站设备仓位于污水储存池的正上方,所述等离子净化器和离心风机设置在泵站设备仓中,所述泵站设备仓的顶部设置有井盖,所述污水储存池的下半部用于储存污水,上半部为臭气净化反应室。通过在泵站内设置离子净化器产,离子氧高携能所具有的能量大于常见恶臭物质的分子健的健能,在高能量离子的轰击下,恶臭物质的分子健将瞬间发生断裂和分解,离子发生管对高分子降解以及除臭具有显著的作用,彻底解决污水泵站的有毒气体对人员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等离子除臭设备的一体化泵站。
背景技术
目前一体化泵站应用广泛于城市污水收集提升,污水处理厂提升等。污水生化、酵解过程散发的臭气主要为氨、含硫化合物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等,具有毒性。由于一体化泵站泵筒空间狭小,污水泵站井下环境恶劣,传统泵站经常发生因检修人员下井检修吸入硫化氢剧毒气体,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且目前广泛采用的除臭系统存在占地面积大,气体排放不达标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带等离子除臭设备的一体化泵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设置地下的泵站设备仓、污水储存池、等离子净化器和离心风机;
所述泵站设备仓位于污水储存池的正上方,所述等离子净化器和离心风机设置在泵站设备仓中,所述泵站设备仓的顶部设置有井盖,所述污水储存池的下半部用于储存污水,上半部为臭气净化反应室;
所述泵站设备仓的两侧设置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上端与等离子净化器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等离子净化器的进风口与外界大气相通;
所述进风通道的下端与臭气净化反应室连通,所述出风通道的下端与臭气净化反应室连通,所述出风通道的上端与离心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室外排气管;
所述泵站设备仓通过负压吸引装置与进风通道的下端连通。
外部的新风进入离子发生器内,将高携能的正、负氧离子通过进风通道带入到泵站下层的恶臭区,即ECO反应室;泵站设备仓的气体也通过负压吸引装置被收集到泵站下层的恶臭区,新鲜的离子风与恶臭气体在下层恶臭区内混合并充分接触反应,离子氧高携能所具有的能量大于常见恶臭物质的分子健的健能,在高能量离子的轰击下,恶臭物质的分子健将瞬间发生断裂和分解,离子发生管对高分子降解以及除臭具有显著的作用,彻底解决污水泵站的有毒气体对人员的伤害。恶臭气体经过充分净化后,达到排放达标,通过出风通道经离心风机负压抽吸至地面上进行室外排放。
由于泵站设备仓通过负压吸引装置与进风通道的下端连通,所以泵站设备仓中的恶臭气体也被除掉,使检修人员下井检修不会中毒,确保操作人员生命安全。
针对恶臭气体主要物质氨、硫化氢和甲硫醇,其发生的氧化反应为:
氨 NH3+ O2、O2–、O2+、1O2 —→NOX+ H2O
(或4NH3+ 3O2—→2N2+6H2O)(氨被离子氧分解)
硫化氢 H2S+ O2、O2–、O2+、1O2 —→S+ O2+ H2O—→SO3+H2O
(或H2S+ O2—→2S+2H2O)(硫化氢被离子氧分解)
甲硫醇 CH3SH+ O2、O2–、O2+、1O2—→SO3+CO2+H2O
(或CH3SH+ O2—→SO2+CO2+2H2O)(甲酸醇被离子氧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阿兰贝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阿兰贝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98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