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道车辆试验台轨道轮的原位车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1150.1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5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祥;文永翔;李永康;向星峄;张进;张晓阳;陈阳;祝向阳;孔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5/04 | 分类号: | B23B5/04;B23B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陈树明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齿条 导向框 轨道轮 上梁 二维移动平台 车刀 横向移动台 车削装置 导向通槽 进刀机构 铁道车辆 仿形轴 试验台 内腔 横向移动平台 纵向滑动连接 修复 转角 标准轨道 固定导向 矩形内腔 内腔上部 内腔下部 外形曲线 导向槽 等距线 减速机 轮截面 驱动孔 齿轮 齿缘 通槽 嵌入 穿过 配合 | ||
1.一种铁道车辆试验台轨道轮的原位车削装置,包括:铁道车辆滚动试验台的轨道轮基座(1)、轨道轮基座(1)右部安装的轨道轮(20),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轨道轮基座(1)左上部安装有二维移动平台,二维移动平台的上部为横向移动台(4)、中部为纵向移动台(3),下部为底板(2);
所述的横向移动台(4)的横向通孔中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进刀丝杆(4b)、刀杆连接块(4c)和车刀杆(4d);进刀丝杆(4b)伸出横向通孔的左端与进刀手轮(4a)相连,进刀丝杆(4b)右端的螺纹与刀杆连接块(4c)的螺纹孔配合,刀杆连接块(4c)的右端与车刀杆(4d)的左端连接,车刀杆(4d)伸出横向通孔的右端安装有圆车刀(6);
所述的二维移动平台的底板(2)的前、后侧均安装有横向的立板(7),两立板(7)的顶部之间连接有位于横向移动台(4)上方的上梁框(13);上梁框(13)的矩形腔的左、右侧均设有纵向台阶(13a),置于上梁框(13)的矩形内腔中的导向框(12)通过小导轨(10)与上梁框(13)的纵向台阶(13a)滑动连接;
所述的导向框(12)的内腔上部固定嵌入弧形齿条板(12b),导向框(12)的内腔下部固定嵌入导向通槽板(12d);导向框(12)后端的连接杆(14c)穿出上梁框(13)的部位连接有对刀锁紧螺母(14b);导向框(12)前端的凸起的螺纹孔与对刀丝杆(14a)配合,对刀丝杆(14a)的前端穿出上梁框(13)的前端与对刀手轮(14)固定连接;
所述的上梁框(13)的上方设有横顶板(9),横顶板(9)通过其左、右侧的侧板(9a)固定在横向移动台(4)上;横顶板(9)上安装有转角型减速机(8);转角型减速机(8)的一个输入端与进给手轮(8a)相连,另一输入端与进给电机(8b)相连;
所述的转角型减速机(8)的仿形轴(11)向下依次穿过横顶板(9)、弧形齿条板(12b)的内腔、导向通槽板(12d)的导向槽后,插在横向移动台(4)的驱动孔中;且仿形轴(11)上装有铜套(11b),铜套(11b)的外表面和导向通槽板(12d)的弧形通槽滚动配合;仿形轴(11)上还固接有齿轮(11a),所述的齿轮(11a)与弧形齿条板(12b)的内腔齿缘配合;所述的导向通槽的中心线为标准轨道轮截面外形曲线外加圆车刀(6)半径的外侧等距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试验台轨道轮的原位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角型减速机(8)的仿形轴(11)穿过横顶板(9)的具体结构是,横顶板(9)的安装孔固定内圈可分离的角接触轴承一(11c),仿形轴(11)与角接触轴承(9b)的内圈紧配合;所述的转角型减速机(8)的仿形轴(11)插在横向移动台(4)的驱动孔中的具体结构是,横向移动台(4)的驱动孔固定内圈可分离的角接触轴承二(11d),仿形轴(11)与角接触轴承二(11d)的内圈紧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试验台轨道轮的原位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维移动平台的具体结构是,所述的底板(2)通过左、右侧的大导轨(5)与纵向移动台(3)滑动连接,纵向移动台(3)通过前、后侧的大导轨(5)与横向移动台(4)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道车辆试验台轨道轮的原位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移动台(4)的右侧凸起的上部固定有锁紧块(4e),锁紧块(4e)上嵌有锁紧压柄(4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11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齿薄壁齿圈车序工艺
- 下一篇:自动液压尾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