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场飞行区道面“锅盖效应”引起灾害的防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1167.7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7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郭磊;姜昌山;向会伦;赵坤阳;韩黎明;叶松;侯森;冯信朴;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企卓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00 | 分类号: | E01C11/00;E0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场 飞行 区道面 锅盖 效应 引起 灾害 防治 方法 | ||
1.一种机场飞行区道面“锅盖效应”引起灾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判断机场飞行区工程为新建道面工程或现有道面改造工程;
S2、若为新建道面工程,则判断工程场区处于非丰水区或丰水区;若为现有道面改造工程,则判断原道面结构基层为不透水材料或透水材料;
S3、若新建道面工程场区处于非丰水区,则执行:在道肩不透水基层下设置透水碎石层,透水碎石层底部铺设盲管,所述透水碎石层应与道面水泥混凝土面层、不透水基层相接;
若新建道面工程场区处于丰水区,则执行:采用透水基层作为道面结构层的上基层,在道肩不透水基层下设置透水碎石层,透水碎石层底部铺设盲管,所述透水碎石层应与道面水泥混凝土面层、透水基层、不透水基层相接;
若现有道面改造工程中原道面结构基层为不透水材料,则执行:在道肩碾压混凝土下设置接入道肩的透水碎石盲沟,与道面结构层相接,以形成流水通道,疏导道面结构层内部滞水;所述透水碎石盲沟应与道面原水泥混凝土面层、不透水基层相接;
若现有道面改造工程中原道面结构基层为透水材料,则执行:在土面区素回填土下设置接入土面的透水碎石盲沟,与道肩结构层相接,以形成流水通道,疏导道面结构层内部滞水;所述透水碎石盲沟应与道肩原水泥混凝土面层、透水基层、不透水基层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场飞行区道面“锅盖效应”引起灾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机场飞行区新建道面工程中所述透水碎石层顶面应高于道面水泥混凝土面层底面;透水碎石层底面应低于道面不透水基层底面,且透水碎石层底面与道面不透水基层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cm,透水碎石层底面铺设盲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场飞行区道面“锅盖效应”引起灾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碎石层宽度大于其上方不透水基层宽度,且超出部分长度不小于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场飞行区道面“锅盖效应”引起灾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碎石层材料为粒径3~7cm碎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场飞行区道面“锅盖效应”引起灾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处于丰水区的机场飞行区新建道面工程中在场区年降水量大或地下水位高的情况下,可增加所述透水基层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场飞行区道面“锅盖效应”引起灾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机场飞行区现有道面改造工程中,若原道面结构基层为不透水材料,则,所述透水碎石盲沟顶面高于道面原水泥混凝土面层底面;透水碎石盲沟底面低于道面不透水基层顶面,二者间距不小于20cm;若原道面结构基层设有透水材料,则透水碎石盲沟顶面高于道肩原水泥混凝土面层底面,透水碎石盲沟底面低于道肩透水基层底面,二者间距不小于20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场飞行区道面“锅盖效应”引起灾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碎石盲沟沿垂直跑道方向铺设,间距60m。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机场飞行区道面“锅盖效应”引起灾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碎石盲沟截面尺寸50cm×50cm;所述透水碎石盲沟材料为粒径3~7cm碎石。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机场飞行区道面“锅盖效应”引起灾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碎石盲沟采用250g/m2透水土工布包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企卓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企卓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11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