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传感薄膜、显示面板及其弯曲状态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1298.5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0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郭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1B11/255;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王云红;曲鹏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 薄膜 显示 面板 及其 弯曲 状态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传感薄膜、显示面板及其弯曲状态的检测方法。光传感薄膜包括光传感单元、与所述光传感单元一端电连接的信号接收单元以及与所述光传感单元另一端电连接的信号输出单元,所述光传感单元配置为能够产生与通过所述光传感单元的光线的偏振态相对应的传感状态,使得所述信号输出单元输出与光线的偏振态相对应的电信号。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上的光传感薄膜。通过该检测方法实现了对显示面板弯曲状态的检测,显示面板便可以根据自身的受力弯曲状态作出反应,使得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与弯曲状态相对应,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拓宽柔性显示面板的应用范围和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传感薄膜、显示面板及其弯曲状态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显示装置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能够弯曲的显示装置的需求。与传统的刚性显示装置对比,柔性显示装置具有轻薄、可弯曲、机械性好等优点。柔性显示装置的成功量产不仅有利于新一代高端智能手机的制造,也因其功耗低、可弯曲的特性对可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带来深远的影响,柔性显示装置将随着个人智能终端的不断渗透而广泛应用。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柔性显示装置,还不能够检测自身的弯曲状态,从而限制了柔性显示装置的应用领域。例如,当手机由平板状态弯曲为手腕状态时,由于手机无法检测出自身的弯曲状态,手腕状手机的显示状态仍然保持原有的平板显示模式,从而影响了用户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传感薄膜、显示面板及其弯曲状态的检测方法,以实现对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状态进行检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传感薄膜,包括光传感单元、与所述光传感单元一端电连接的信号接收单元以及与所述光传感单元另一端电连接的信号输出单元,所述光传感单元配置为能够产生与通过所述光传感单元的光线的偏振态相对应的传感状态,使得所述信号输出单元输出与光线的偏振态相对应的电信号。
可选地,所述光传感单元包括多个呈光栅结构的传感子单元,不同传感子单元的设置方向不相同,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分别与每个传感子单元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信号输出单元分别与每个传感子单元的另一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传感子单元包括第一传感子单元和第二传感子单元,所述第一传感子单元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传感子单元的设置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传感子单元还包括第三传感子单元,所述第三传感子单元的设置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的角度为45°。
可选地,所述传感子单元还包括第四传感子单元,所述第四传感子单元的设置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的角度为135°。
可选地,所述传感子单元包括多个并行间隔排列的传感条,相邻两个传感条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100nm。
可选地,所述传感子单元的材质包括光敏传感材料。
可选地,所述光传感单元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均为0.6mm~1.0mm。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和如上所述的光传感薄膜,所述光传感薄膜设置在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上。
可选地,所述光传感薄膜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光传感薄膜在所述显示基板上呈阵列式排布。
可选地,所述显示基板为液晶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光传感薄膜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的朝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表面上。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OLED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OLED基板出光侧上的偏光片,所述光传感薄膜设置在所述偏光片的背离所述OLED基板的一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12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