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入式空心胶囊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1917.0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7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沈松;俞愈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康可胶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72 | 分类号: | A61K9/72;A61K9/48;A61K47/38;A61K47/02;A61K47/42;A61K47/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入 空心 胶囊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吸入式空心胶囊及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混合:将水添加入保温桶中,加热至70‑100℃后,添加植物纤维素衍生物、钛白粉、硫酸钠、药用粘合剂、药用润滑剂,搅拌混合均匀,其中植物纤维素衍生物优选为羟丙甲纤维素;2)添加助剂:将步骤(1)的混合溶液冷却至45‑60℃,加入助剂,继续搅拌至均匀;3)制备液:调整步骤(2)的溶液温度至45‑55℃,静置1‑3小时,送入胶囊生产线;4)成型:将送入胶囊生产线的制备液进行蘸胶、成型后,送入烘干箱内,烘干箱内温度为50‑70℃,相对湿度为40‑60%,经过3‑4小时烘干后,脱模,切割;由其包装的药物在服用时,喷药装置在胶囊上打孔后不会有胶囊碎末进入胶囊腔内,且其药粉是使用率达到9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用辅料领域,尤其涉及吸入式空心胶囊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采用吸入式空心胶囊包装的药品在服用时,需要借助专用喷药工具,该工具需要在胶囊上打孔;目前市面上的吸入式空心胶囊存在以下缺陷:1、胶囊在打孔后,会有胶囊碎末进入囊腔,与药粉混合,胶囊碎末会随着药粉进入人体呼吸道,影响患者服用效果及健康;2、由于胶囊含水量较高,药粉会粘附在胶囊腔内,真正使用率仅为20%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吸入式空心胶囊及制备工艺,由其包装的药物在服用时,喷药装置在胶囊上打孔后不会有胶囊碎末进入胶囊腔内,且其药粉是使用率达到90%以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吸入式空心胶囊及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混合:将水添加入保温桶中,加热至70-100℃后,添加植物纤维素衍生物、钛白粉、硫酸钠、药用粘合剂、药用润滑剂,搅拌混合均匀,其中植物纤维素衍生物优选为羟丙甲纤维素;2)添加助剂:将步骤(1)的混合溶液冷却至 45-60℃,加入助剂,继续搅拌至均匀;3)制备液 :调整步骤(2)的溶液温度至 45-55℃,静置1-3小时,送入胶囊生产线;4)成型:将送入胶囊生产线的制备液进行蘸胶、成型后,送入烘干箱内,烘干箱内温度为 50-70℃,相对湿度为 40-60%,经过3-4小时烘干后,脱模,切割;
所述的各成分的添加比例为:为羟丙甲纤维素15%-28%、钛白粉0.1-0.3%、硫酸钠0.2-0.5%、药用粘合剂0.5-0.9%、药用润滑剂0.4-0.8%,其余为水;
吸入式明胶空心胶囊空心胶囊及制备工艺:包括以下组分,各组分按照重量份分别为:明胶100重量份、水6-7重量份、海藻酸纳6-13重量份、硫酸钠1-4重量份、着色剂1-2重量份、钛白粉3-6重量份、药用粘合剂5-9重量份、药用润滑剂4-8重量份;
其制备过程包括:在反应釜中加入明胶和水,通入蒸汽蒸30~ 40min,温度控制在20~30℃,升温至70~85℃,搅拌均匀后,缓慢加硫酸钠,继续搅拌25~40min,加入海藻酸钠、钛白粉,继续搅拌均匀,静置反应2~3h;然后送入胶囊生产线进行蘸胶、成型,得到明胶空心胶囊囊材;将着色剂在得到的明胶空心胶囊囊材表面进行包衣处理,强烈搅拌,再烘干,烘干温度为 60 ~ 80℃,烘干时间为0.5~2h,烘干过程中经过振动筛不断振动,最后固化冷却、切割,得到吸入式明胶空心胶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其包装的药物在服用时,喷药装置在胶囊上打孔后不会有胶囊碎末进入胶囊腔内,且其药粉是使用率达到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康可胶囊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康可胶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19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