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一种深加工数据校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1935.9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7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冼和清;许宏刚;冯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神州数码捷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2 | 分类号: | G06F17/22;G06F16/22;G06Q1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 | 赵秀英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库 产品数据信息 数据校验 大数据 深加工 组数据 检验 数据对比模块 数据提取模块 产品数据 输出检验 数据检验 数据组 比对 统计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数据检验领域的基于大数据的一种深加工数据校验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检验前的产品数据信息,定义为第一数据库,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顺序排列;获取检验后的产品数据信息,定义为第二数据库,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顺序排列;S2;第一数据库中与第二数据库中数据的类型及排列顺序一一对应,记为数据组集;S3:通过数据提取模块分别依序提取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中对应的数据,记为一组数据;S4:通过数据对比模块比对提取的一组数据并输出检验结果。本发明能够及时发现检验前后产品数据的不同,便于统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检验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大数据的一种深加工数据校验方法。
背景技术
进出口的货物均需要在海关处进行上报和登记,海关等主管部门在对货物上传的数据与实际货物的数据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货物无法通过海关安检,使收货的数据发生改变。当货物种类与数量多时,主管部门检验后的数据需要录入到系统中,企业与海关系统数据对接后再与检验前的货物数据进行比对,由于货物种类数量众多,工作量繁杂,难以快速发现检验前后数据的变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基于大数据的一种深加工数据校验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基于大数据的一种深加工数据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检验前的产品数据信息,定义为第一数据库,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顺序排列;获取检验后的产品数据信息,定义为第二数据库,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顺序排列;
S2;第一数据库中与第二数据库中数据的类型及排列顺序一一对应,记为数据组集;
S3:通过数据提取模块分别依序提取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中对应的数据,记为一组数据;
S4:通过数据对比模块比对提取的一组数据并输出检验结果;
S5:检验结果一组数据无差异,则顺序提取下一组数据;若检验结果输出有差异,则标记该组数据后,再顺序提取下一组数据。
进一步地,通过大数据获取过往五年的检验前、检验后的产品数据信息,以及检验前后产品数据信息的校验结果,预估本次的检验结果。
进一步地,通过数据对比模块统计出有差异的数据组占总数据组集的比例,与预估的检验结果作对比。
进一步地,采用可视化显示方式对检验结果输出有差异的数据组进行标记。
进一步地,标记显示在第一数据库与第二数据库中对应位置的数据上。
进一步地,采用列表形式,将检验结果输出有差异的数据组单独汇成列表排列显示。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一种深加工数据校验方法,能够将检验前与检验后收获的产品数据信息定义为两个数据库,并将数据库中的数据按顺序对应排列后记为数据组,通过数据提取模块提取数据组,通过数据对比模块依次对比数据组集,能够及时发现检验前后产品数据的不同,便于统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框架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神州数码捷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神州数码捷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19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