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式同心绞放线张力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2925.7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7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周章银;盛卫国;储彬;何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9/04 | 分类号: | B65H59/04;B65H7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心 飞翼 活动杆 活动轴 挤压轴 穿接 张力控制系统 人为控制 下连杆 放线 底部连接 顶部安装 过线导轮 扭矩接头 张力控制 张力释放 收放线 侧壁 底端 端头 缠绕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同心绞放线张力控制系统,可以解决现有的用于同心绞的张力控制方法往往是通过人为控制同心绞或是收放线驱动的转速来进行张力释放或是补偿,人为控制不仅精度不高,而且极其不方便,而且也不能做到快速实现张力的调节,效率低的缺陷。包括主轴、安装在主轴上的同心绞、位于主轴一侧的飞翼系统,所述飞翼系统一端底部连接有下连杆,所述下连杆底部安装有过线导轮,所述飞翼系统一端顶部安装有挤压轴,所述挤压轴中部穿接有一根第二活动轴,且所述挤压轴上缠绕有一根扭矩接头,所述飞翼系统上连接有一根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底端穿接有一根第三活动轴,所述活动杆侧壁上设置有端头,所述端头上穿接有一根第一活动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心绞放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式同心绞放线张力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同心绞在进行收线放线过程中容易出现因张力过大而出现线崩断或是张力过小而导致收放线时紊乱的情况,因此,同心绞在运作时需要进行张力控制,而现有的用于同心绞的张力控制方法往往是通过人为控制同心绞或是收放线驱动的转速来进行张力释放或是补偿,人为控制不仅精度不高,而且极其不方便,而且也不能做到快速实现张力的调节,效率低。
公开号为CN10598475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同心绞线机及其张力控制装置,与本申请文相比,对比文件采用连杆装置的摆动实现对放线张力的控制,不具备本申请文在张力过大、过小时自动调节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式同心绞放线张力控制系统,可以解决现有的用于同心绞的张力控制方法往往是通过人为控制同心绞或是收放线驱动的转速来进行张力释放或是补偿,人为控制不仅精度不高,而且极其不方便,而且也不能做到快速实现张力的调节,效率低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机械式同心绞放线张力控制系统,包括主轴、安装在主轴上的储线盘、位于主轴一侧的飞翼系统,所述飞翼系统一端底部连接有下连杆,所述下连杆底部安装有过线导轮,所述飞翼系统一端顶部安装有挤压轴,所述挤压轴中部穿接有一根第二活动轴,且所述挤压轴上缠绕有一根扭矩接头,所述飞翼系统上连接有一根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底端穿接有一根第三活动轴,所述活动杆侧壁上设置有端头,所述端头上穿接有一根第一活动轴,所述活动杆顶端安装有第二绕线轮,且所述活动杆底端侧壁上连接有抵头,所述飞翼系统远离下连杆的一端底部连接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侧壁上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正对着抵头,所述飞翼系统远离下连杆的一端顶部连接有上连杆,所述上连杆顶部侧壁上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接杆,所述接杆上安装有第一绕线轮。
优选的,所述储线盘所放线经过第一绕线轮缠绕到第二绕线轮,再缠绕到过线导轮上。
优选的,所述挤压轴呈V型结构,且挤压轴一端抵在端头上另一端抵在飞翼系统上。
优选的,所述摩擦片在初始时与储线盘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摩擦片通过挤压块、抵头与储线盘侧壁之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抵头通过活动杆以及第三活动轴与挤压块之间活动连接。
优选的,该种机械式同心绞放线张力控制系统的工作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在放线过程中,当储线盘因转速过快而导致线的张力过小,导致线松弛,第二绕线轮受到来自第二绕线轮与过线导轮之间线相同方向的牵引力,从而带动活动杆绕着第三活动轴转动,活动杆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端头抵紧挤压轴,带动抵头抵在挤压块上,从而挤压块在受力后挤压摩擦片,使得摩擦片往储线盘方向靠拢并与储线盘侧壁相接触,利用摩擦片对储线盘进行减速,储线盘减速后在储线盘、第一绕线轮、第二绕线轮、过线导轮上缠绕的线张力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29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上件的绕线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线材加工的恒张力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