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解氟碳铈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3090.7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5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阳启华;吴金玲;陈云;王日;颜豪威;廖华;胡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铜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59/00 | 分类号: | C22B59/00;C22B1/02;C22B3/10;C22B3/26;C22B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解 氟碳铈矿 方法 | ||
1.一种分解氟碳铈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氟碳铈矿氧化焙烧,得到熟矿;
S2)熟矿低温络合酸浸,得到浸出料浆;
具体工艺为:将熟矿与浸出酸按照液固比为3:1~10:1混合,控制熟矿浸出温度不超过35℃,浸出时间为0.5~5.0小时;酸浸反应结束后,溶液余酸不小于0.8mol/L;
S3)絮凝沉淀后固液分离,得到含氟稀土料液和酸浸渣;
S4)含氟稀土料液脱氟处理,得到稀土氟化物和氯化稀土溶液;
S5)稀土氟化物利用碳酸钠碱转后酸溶,得到稀土溶液,具体步骤为:
S5.1)将氟化稀土在常压碱转,碱转时间1.5~4.0小时,温度为100~160℃之间,得到碱转渣;碱转试剂为Na2CO3溶液,用量为氟化稀土质量的1.5~3.0倍;
S5.2 )将碱转渣水洗脱氟后,进行酸浸出,浸出时间为1.0~3.0小时,温度不低于60℃,反应结束后,溶液余酸浓度不低于0.5mol/L;
S6)将S4)得到的氯化稀土溶液与S5)得到的稀土溶液混合后除杂,通过萃取分离得到相应稀土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解氟碳铈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具体工艺为:焙烧温度为400~550℃,焙烧时间为1.5~5.0小时,精矿氧化率不小于9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解氟碳铈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的
浸出酸为盐酸,盐酸浓度1.0~3.5 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解氟碳铈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的具体工艺为:将含氟稀土溶液脱氟措施加热至温度为70~100℃,搅拌不少于10分钟,絮凝沉淀,沉淀中稀土氟化物含量大于9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解氟碳铈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2)中,所述酸为盐酸,用量为碱转渣中REO含量的1.5~2.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解氟碳铈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氯化稀土溶液混合后除杂,转入萃取系统,分离各稀土元素,经过反萃取制得相应稀土产品,稀土精矿REO浸出率可达71.5%以上,镧浸出率95%以上,铈浸出率48%以上,镨钕浸出率高达97%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铜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铜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30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