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毛细饱和带横向渗流演示仪及演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3145.4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7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肖先煊;许模;张强;夏强;郭健;蔡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40 | 分类号: | G09B23/4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成杰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饱和带 横向 渗流 演示 方法 | ||
1.毛细饱和带横向渗流演示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地质体模拟箱(1)、支持毛细水观测系统及注排水系统;
地质体模拟箱(1)在其箱体内设置有竖向放置的两件隔板(2),隔板(2)沿着地质体模拟箱(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使得地质体模拟箱(1)沿其长度方向分隔为三个箱体,隔板(2)上均布有多个小孔,使得三个箱体相互连通;位于地质体模拟箱(1)两端位置的箱体分别为地表水体进水模拟箱(101)、地表水体排水模拟箱(103),位于地质体模拟箱(1)中间位置的箱体为孔隙介质模拟箱(102);
支持毛细水观测系统包括测压器(4)和示踪剂注入源(5),测压器(4)设于地质体模拟箱(1)的外侧壁,测压器(4)的测量端穿透孔隙介质模拟箱(102)的侧壁板与孔隙介质模拟箱(102)接通,测压器(4)沿着孔隙介质模拟箱(10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件,测压器(4)的测量端沿水平向呈直线布置;示踪剂注入源(5)设于孔隙介质模拟箱(102)的侧壁板上,孔隙介质的潜水面(3)在孔隙介质模拟箱(102)的侧壁板上形成的投影线为示踪剂注入源(5)的分布线,示踪剂注入源(5)沿着该分布线间隔布置多件;孔隙介质模拟箱(102)至少具有一侧面设置有采用透明材质制作形成的观测窗口;
注排水系统包括储水箱(7)、供水箱(6)、排水箱(9)及水泵(10),水泵(10)的进水口连通储水箱(7),水泵(10)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道(71)连通供水箱(6)的进水口,供水箱(6)的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72)连通地表水体进水模拟箱(101);排水箱(9)底部的进水口通过第三管道(73)连通地表水体排水模拟箱(103)的底部;供水箱(6)配设有用于驱动其竖向升降的第一升降系统(81);排水箱(9)配设有用于驱动其竖向升降的第二升降系统(8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饱和带横向渗流演示仪,其特征在于:供水箱(6)在其箱体内设置有竖向布置的第一分隔板(61),供水箱(6)四周侧壁板的顶面均高于第一分隔板(61)的顶面,第一分隔板(61)将供水箱(6)一分为二,一侧为第一进水箱(62)、另一侧为第一溢流箱(63),第一进水箱(62)的底部设置两个连接口,一个连接口用于连接第一管道(71)、另一个连接口用于连接第二管道(72);第一溢流箱(63)的底部设置溢流排水口;
排水箱(9)在其箱体内设置有竖向布置的第二分隔板(91),排水箱(9)四周侧壁板的顶面均高于第二分隔板(91)的顶面,第二分隔板(91)将排水箱(9)一分为二,一侧为第二进水箱(92)、另一侧为第二溢流箱(93),第二进水箱(9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三管道(73)的连接口;第二溢流箱(93)的底部设置溢流排水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细饱和带横向渗流演示仪,其特征在于:第一溢流箱(63)的溢流排水口设于其底板上,并通过第四管道(74)连接至储水箱(7);
第一进水箱(62)底部的两个连接口均设于其底板上;
第二溢流箱(93)的溢流排水口设于其底板上,并通过第五管道(75)连接至储水箱(7);
用于连接第三管道(73)的连接口设于第二进水箱(92)的底板上;
第一管道(71)和第二管道(72)上均设置有阀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饱和带横向渗流演示仪,其特征在于:第一升降系统(81)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第一滑块与供水箱(6)固定相连接,第一滑轨固定设置在地质体模拟箱(1)的外侧壁,地质体模拟箱(1)的外侧壁还设置有与第一滑轨平行设置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通过驱动第一螺纹杆旋转来使得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轨作升降运动;
第二升降系统(82)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第二滑块与排水箱(9)固定相连接,第二滑轨固定设置在地质体模拟箱(1)的外侧壁,地质体模拟箱(1)的外侧壁还设置有与第二滑轨平行设置的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与第二滑块螺纹连接,通过驱动第二螺纹杆旋转来使得第二滑块沿着第二滑轨作升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31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射光栅实验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数据沙盘指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