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风亭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3224.5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6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黄鹤鸣;王金双;王大勇;张子伟;高智益;韩锋;杨震威;张明广;慕瑞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 通风窗 数据采集装置 防破坏 监控中心 传感器 传感器连接 传感器设置 框架设置 隧道进口 信息判断 振动信号 进口处 隧道 监测 监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风亭,安装于隧道进口或出口处,通风亭包括:通风亭框架,通风亭框架设置在隧道的进口处或出口处;通风窗,通风窗设置在通风亭框架上,以用于通风;防破坏传感器,防破坏传感器设置在通风窗的内侧,以监测通风窗的振动大小;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与防破坏传感器连接,以接收防破坏传感器的振动信号;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以根据数据采集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判断通风窗是否破坏,并将通风窗的状态信息传送给监控人员。本发明的通风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通风亭损坏人们无法及时得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风亭。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对电力隧道进行通风,通常在隧道进出口处设有通风亭来进行通风,同时防止人或动物误入隧道,发生危险。
然而,现有的通风亭只能起到初步防止人或动物误入的情况,而一旦发生蓄意进入通风亭或通风亭内的湿气或温度超标的情况时,电力人员或维护人员无法及时的了解,并作出反应,不仅容易导致隧道内的电力设施容易受损,如果电力维护人员此时进入隧道内还容易发生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通风亭损坏人们无法及时得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风亭,安装于隧道进口或出口处,通风亭包括:通风亭框架,通风亭框架设置在隧道的进口处或出口处;通风窗,通风窗设置在通风亭框架上,以用于通风;防破坏传感器,防破坏传感器设置在通风窗的内侧,以监测通风窗的振动大小;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与防破坏传感器连接,以接收防破坏传感器的振动信号;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以根据数据采集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判断通风窗是否破坏,并将通风窗的状态信息传送给监控人员。
进一步地,通风窗为百叶窗,通风亭还包括:推拉杆,推拉杆设置在百叶窗的内侧,以打开或关闭百叶窗的叶片;其中,监控中心与推拉杆连接,推拉杆与百叶窗连接,监控中心通过推拉杆控制百叶窗的叶片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通风亭还包括:机械调节器,机械调节器设置在百叶窗的外侧,机械调节器与百叶窗的叶片连接,以控制百叶窗的叶片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通风亭还包括: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设置在通风亭框架内侧并位于隧道的通风口处,以用于监测隧道通风口处的风流量,流量传感器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其中,数据采集装置接收流量传感器监测的风流量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送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将风流量信息传送给监控人员。
进一步地,通风亭包括:防护罩,防护罩设置在通风亭框架内侧并罩设在隧道的进口处或出口处,防护罩上设有通风孔。
进一步地,防护罩包括:上盖,上盖为圆锥状盖板;防护壁,防护壁成圆柱状,上盖罩设在防护壁的上方,通风孔为多个,多个通风孔环绕防护壁设置。
进一步地,通风亭还包括:风帽,风帽设置在通风亭框架的上方,以用于隧道与外界进行通风换气。
进一步地,通风亭还包括:导液装置,导液装置环绕通风亭框架的内侧底部设置,以将由通风窗进入通风亭框架内的液体导出通风亭框架。
进一步地,通风窗为多个,多个通风窗环绕通风亭框架的侧面设置,导液装置包括:多个导液管,多个导液管与多个通风窗一一对应地设置,导液管位于通风窗的内侧下方,导液管的管口朝向通风窗设置,以收集从通风窗流入的液体。
进一步地,通风亭还包括:气体检测装置,气体检测装置设置在通风亭框架内侧,以用于检测通风亭框架内空气的温度和/或湿度,气体检测装置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以通过数据采集装置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传递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将空气的温度和/或湿度传送给监控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32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