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的预制隐梁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3743.1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7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欢;郑福焱;陈雄;殷晓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04 | 分类号: | E04B5/04;E04B5/02;E04C3/26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楼板 预制钢筋混凝土 预制 双向预应力 梁部件 梁钢筋 横向延伸 穿孔管 梁箍筋 预留 预应力空心楼板 建筑工程材料 预应力钢筋 抗震性能 生产效率 流水化 穿入 张拉 捆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尤其是一种双向预应力空心楼板,属于建筑工程材料领域。一种双向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的预制隐梁部件,所述预制隐梁部件置于空心楼板的横向部分,其包括隐梁钢筋、隐梁箍筋和预留穿孔管;隐梁钢筋为多根,且沿空心楼板横向延伸;隐梁箍筋为多个,用于捆绑隐梁钢筋;预留穿孔管沿空心楼板横向延伸,用于预应力钢筋的穿入。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改善并提高了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抗震性能。2、可以保障整体空心楼板的成品质量;同时,有利于实现流水化预制作业,提高生产效率。3、可以满足后张预应力的固定和张拉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尤其是一种双向预应力空心楼板,属于建筑工程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中国已应用多年,预应力混凝土能充分发挥钢筋和混凝土各自的特性,能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刚度、抗裂性和耐久性,可有效地利用高强度钢筋和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用途广泛:适用于大跨度办公楼、教学楼、展览大厅、停车楼、厂房、仓库等;同时可减轻结构自重,减少竖向支撑和基础尺寸,获得良好的隔音、隔热效果。
然而,传统的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在工程使用中常常存在在工程结构中抗震性能差,及拼装后整体性能差而导致板间出现的一道道明显的通向裂缝等质量缺陷,不仅严重影响使用功能,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增强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横向刚度,并能提高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抗震性能的双向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的预制隐梁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的预制隐梁部件,所述预制隐梁部件置于空心楼板的横向部分,其包括隐梁钢筋、隐梁箍筋和预留穿孔管;隐梁钢筋为多根,且沿空心楼板横向延伸;隐梁箍筋为多个,用于捆绑隐梁钢筋;预留穿孔管沿空心楼板横向延伸,用于预应力钢筋的穿入。
优选的,在预制隐梁部件的两端均设置有钢板,钢板与隐梁钢筋的端部焊接;在钢板上开设有孔洞,孔洞与预留穿孔管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在钢板上设置有凹槽,凹槽沿隐梁钢筋的径向延伸,用于在拼接空心楼板时放置止水胶条。
进一步的,在钢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切口,切口朝向预制隐梁部件的外侧,用于空心楼板拼接时的焊接。
优选的,预留穿孔管为多个,上下分布。
进一步的,上面的预留穿孔管孔径小于下面的预留穿孔管孔径。
原理:在空心楼板的横向部分,放置预制隐梁部件,能够加强空心楼板的横向正截面混凝土受压区的面积,从而提高受压区的强度,增加整体空心楼板的横向受力性能。同时,预制隐梁部件上有预留穿孔管,可以穿入预应力钢筋;在隐梁位置通过横向预应力后张拉,使多块空心楼板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有效的克服了板与板间的温度应力,消除了传统做法的板与板之间因热胀冷缩而导致的裂缝。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极大地增强了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横向刚度,从而改善并提高了预应力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抗震性能。
2、由于空心楼板的尺寸小,采用标准化的预制隐梁部件,可以保障整体空心楼板的成品质量;同时,有利于实现流水化预制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3、预制隐梁部件两端的钢板设计,可以满足后张预应力的固定和张拉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在空心楼板中的应用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3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跨度组合结构楼盖
- 下一篇:一种仿古建筑木斗拱屋面与混凝土主体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