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隔热效果的民居仿古改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3812.9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8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宋满荣;朱晓勇;陈小文;王根杰;罗中超;何嘉轩;李小龙;刘永丽;盛旭东;郭磊磊;陈祖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3/03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隔热 效果 民居 仿古 改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隔热效果的民居仿古改造方法,属于仿古建筑建设领域,包括在底板的外端向上垂直设置基础墙体,并在顶板与基础墙体之间设置有仿古花格木窗;在基础墙体的外侧面设置有装饰木板;在基础墙体的两端设置木柱;在顶板、底板的外端皆斜向下延伸设置仿古屋檐;在底板的外端向下垂直设置吊瓜;在底板的外端向下垂直设置有木柱;在木柱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柱础;在木柱的上端与双层民居本体的墙壁之间垂直设置有穿梁。利用本方案对民居进行仿古改造,保持建筑的隔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古建筑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隔热效果的民居仿古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古镇在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也遭受现代化与商业化的冲击。古镇的原始风貌遭到破坏,充斥着现代化与商业化元素,导致古镇失去本色,走向现代化与商业化的道路,古镇的价值体现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乡村建设不同于城市,其有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近年来,全国各地许多村庄进行改造时,都是拆除原有的民居平房,建造起缺少当地特色的混凝土新房,虽然改善了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却破坏了乡村的传统风貌,遗失了原有的乡村文化。乡村民居的“千村一面”问题正在漫延,缺少真实乡村的风貌,各种现象问题凸显,如建筑形式过于单一,未能体现村庄特色,甚者还有乱搭乱建、建筑风貌混杂等问题。现有乡村民居的基本结构如图1-图2所示,为两层建筑,第二层房屋相对第一层房屋伸出设置有阳台,但是如果在乡村建设中直接进行建造仿古建筑,无疑将耗费巨大的资金,所以要在现有混凝土乡村民居的基础上,试图进行新型的建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隔热效果的民居仿古改造方法,以解决传统民居的仿古改造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采用一种具有隔热效果的民居仿古改造方法,该待仿古民居包括双层民居本体,双层民居本体包括顶板与底板,顶板的外端向上垂直设置有女儿墙,底板的外端设有阳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底板的外端向上垂直设置基础墙体,并在顶板与基础墙体之间设置有仿古花格木窗;
在基础墙体的外侧面设置有装饰木板一;
在基础墙体的两端设置木柱;
在顶板、底板的外端皆斜向下延伸设置仿古屋檐;
在底板的外端向下垂直设置吊瓜;
在底板的外端向下垂直设置有木柱;
在木柱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柱础;
在木柱的上端与双层民居本体的墙壁之间垂直设置有穿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原结构二层内屋与外部只有一块墙体隔断,现增加封闭阳台的空间,冷热空气更难以进入内屋,具有良好的建筑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民居的基本结构如图;
图2是图1的剖面图;
图3是一种具有隔热效果的民居仿古改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所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
在实际民居改造过程中,需使得改建后的建筑物具有良好的建筑隔热效果,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隔热效果的民居仿古改造方法,其改造原理为:在屋檐处加仿古屋檐,原有阳台2下方一层处加柱廊,对原有墙体进行适当的仿古风格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工业大学;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38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平衡式钢托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留民居建筑结构的仿古改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