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智能解锁的方法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4324.X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4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张红成;郑锦;周美玲;黄坦波;陈忠凯;郑嗣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深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锁 生物特征 解锁操作 终端 智能 开关门 误识别 重复 预设 开门 配合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智能解锁的方法及终端,获取并识别用户的生物特征,若识别通过,则执行步骤S2;判断是否在预设的时间内重复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若是,则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解锁操作;获取并识别用户的主动行为操作,若识别通过,则执行解锁操作;本发明通过两种识别方式的配合,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人员位于入口却不进入时的重复解锁开关门情况或者人员在没有需要解锁需求下生物特征被获取并识别通过而造成的误识别情况,以达到精准、便捷且安全的开门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次智能解锁的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传统门禁系统普遍采用刷卡以及密码等手段来达到智能解锁的目的,但同时也存在易丢失以及易遗忘等弊端。随着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以及语音识别等生物识别手段的高速发展,在安全可靠性被认可的情况下,生物识别手段也已被应用于门禁系统中,但受技术条件与现实复杂使用场景的限制,生物识别手段容易出现误识别、重复识别等情况,无法真正达到市场的商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次智能解锁的方法及终端,以避免多次重复开锁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二次智能解锁的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并识别用户的生物特征,若识别通过,则执行步骤S2;
S2、判断是否在预设的时间内重复获取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若是,则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解锁操作;
S3、获取并识别用户的主动行为操作,若识别通过,则执行解锁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二次智能解锁的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1、获取并识别用户的生物特征,若识别通过,则执行步骤S2;
S2、判断是否在预设的时间内重复获取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若是,则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解锁操作;
S3、获取并识别用户的主动行为操作,若识别通过,则执行解锁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二次智能解锁的方法及终端,若用户的生物特征识别通过之后,还要判断是否在预设的时间内重复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若是,则开始用户的主动行为操作识别,在用户的主动行为操作识别通过之后执行解锁操作,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人员位于入口却不进入时的重复解锁开关门情况或者人员在没有需要解锁需求下生物特征被获取并识别通过而造成的误识别情况,以达到精准、便捷且安全的开门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二次智能解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二次智能解锁的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二次智能解锁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一种二次智能解锁的终端;2、服务器;3、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二次智能解锁的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并识别用户的生物特征,若识别通过,则执行步骤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深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深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43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