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4391.1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2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芝;李占印;蒋文渊;雍茂军;王华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柏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G06T3/00;G06T5/40;G06T5/5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赵朋晓 |
地址: | 200065 上海市普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神经网络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人脸的RGB图像和红外图像,对RGB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预处理;
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RGB图像和红外图像输入到预先训练的人脸识别模型进行人脸识别,得到人脸识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型通过如下步骤预先训练得到:
步骤2.1:采集包含人脸的RGB图像和红外图像,对RGB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预处理后得到训练样本,每一个训练样本的图像均带有身份标签;
步骤2.2:将训练样本的图像输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得到人脸识别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训练样本的图像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2.1:将训练样本的图像输入神经网络模型的卷积层进行线性变换;
步骤2.2.2:使用ReLU激活函数对每次卷积处理后的图像进行非线性变换;
步骤2.2.3:使用Max Pooling层对每次非线性变化后的图像进行下采样;
步骤2.2.4:将下采样后的图像输入到全连接层,并通过Softmax Loss层计算网络损失,进而得到人脸识别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RGB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如下:
步骤1.1:对RGB图像进行灰度图像处理,对红外图像进行校正处理;
步骤1.2:对灰度图像处理后的RGB图像进行WF去光照处理,对校正后的红外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
步骤1.3:采用特征提取得到RGB图像和红外图像的特征点的特征向量;
步骤1.4:将RGB图像和红外图像的特征向量的同名点进行特征匹配;
步骤1.5:将同名点连接构造变换模型,通过仿射变换得到配准图像,基于配准图像进行图像融合。
5.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对人脸进行图像采集,得到RGB图像和红外图像;
图像预处理模块:将采集的RGB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图像配准模块:将图像处理后的RGB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配准;
图像融合模块:将配准后的RGB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融合;
人脸识别模块:对融合处理后的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人脸识别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是基于神经网络模型预先训练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柏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柏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43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使用的农业育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出疹的婴儿洗发沐浴露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