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源3D胎盘类器官模型的建立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84492.9 申请日: 2019-06-05
公开(公告)号: CN110129256A 公开(公告)日: 2019-08-16
发明(设计)人: 吴信;殷跃帮;印遇龙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5/073 分类号: C12N5/073
代理公司: 南昌汇智合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0 代理人: 邓秋星
地址: 410125 湖南省***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胎盘 传代 器官模型 原代细胞 种猪 器官 细胞培养箱 单一细胞 分离胎盘 基础研究 技术手段 器官生长 干细胞 基质胶 永生化 猪胎盘 癌化 冻存 放入 猪源 研究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猪源3D胎盘类器官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分离胎盘干细胞,包裹在基质胶中,加入类器官生长因子,放入细胞培养箱中培养等步骤。本发明克服了细胞系模型和原代细胞模型单一细胞类型、永生化或癌化特征、原代细胞无法长期培养和传代的缺点,用本发明技术手段培养3D猪源胎盘类器官可永久传代、冻存,本发明首次提出的3D猪胎盘类器官将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型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和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体外生物模型,具体是一种猪源3D胎盘类器官模型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胎盘包含不同功能的细胞,不同细胞协同互作,共同维持胎盘的功能。以往的研究中,对胎盘功能的研究多使用细胞系或者原代细胞,细胞系多为永生化或者癌细胞,因此,与体内正常细胞差别较大,无法真实地模拟内体胎盘的特征和功能。然而胎盘滋养层细胞系存在很多的弊端:例如单细胞类型、二维生长、易发生变异等。虽然原代胎盘细胞来源于体内胎盘组织,但是其单细胞类型特征、2D的培养模型和无法长期培养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

由于分离胎盘组织较为困难,且涉及伦理问题。所以,对胎盘功能的研究仍局限于细胞层面。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来自胎盘组织的绒毛(一种微小的叶状结构),这些滋养层类器官能够长期存活,具有遗传稳定性并组织成绒毛状结构,分泌必需的蛋白质和激素,这些蛋白质和激素会影响母亲在怀孕期间的新陈代谢;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类器官与正常的早期妊娠胎盘非常相似。因此研究人员可以在体外妊娠试验中记录积极的反应(Turco MY,’等.Trophoblast organoids as a model for maternal-fetalinteractions during human placentation.Nature,2018,564,263-267)。3D胎盘类器官源自于胎盘干细胞,包含细胞滋养层和合胞体滋养层功能区域,本发明可保证3D猪胎盘类器官无限传代,并保持特征(合胞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功能区域)不变,因此该模型具有巨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价值。

而长期以来,体外细胞系用于猪营养评价的模型。但是二维(2D)细胞系模型存在诸多固有缺点:呈单层生长,无法模拟体内三维立体结构;仅含有单一细胞类型,与体内组织和器官多细胞构成相差甚远;永生化或癌化细胞系易发生变异,与体内细胞生理差别较大;原代细胞无法在体外长期培养。因此,细胞系和原代细胞模型不是理想的体外模型。三维胎盘类器官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胎盘滋养层类器官来源于胎盘干细胞,呈三维立体生长;包含体内胎盘上皮几乎所有细胞类型;包含胎盘上皮绒毛和隐窝功能区;可长期培养而不发生基因变异,因此,是研究胎盘生长发育、生理和功能的理想模型,也为研究胎盘营养物质转运和代谢提供重要平台。

我国是重要的养猪大国,猪肉产量及消费量均占世界水平的一半以上。母猪繁殖性能低下、仔猪死亡率较高,仍是困扰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胎盘功能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健康的关键。迄今没有猪胎盘类器官的研究与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猪源3D胎盘类器官模型的建立方法,主要是3D猪胎盘滋养层类器官培养条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猪源3D胎盘类器官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分别配置两份3ml的等渗30%和等渗60%Percoll,并将二者按浓度由大到小逐层缓慢加入到15ml的无菌离心管内,同时取淋巴细胞分离液5ml加入到该15ml无菌离心管内。

(2)将猪胎盘放在超净工作台上使用无菌抗生素生理盐水反复冲洗8~10次,然后使用眼科剪子剪下猪胎盘绒毛并剪碎成多段。

(3)将剪碎后的绒毛浸泡在35~40℃的温箱中,温箱中包含有胰蛋白酶和DNA酶混合液,消化时间为30~40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44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