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间的数据交换系统以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5594.2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0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浪华;蒙山;李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易恬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80 | 分类号: | H04B10/8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袁文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模块 第一数据 光学装置 数据交换 点光 数据交换系统 转动装置 圆筒型 光路 照射 光通信技术领域 传动装置 范围增大 间接驱动 接收数据 使用寿命 直接驱动 上表面 生产工艺 马达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间的数据交换系统,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将光学装置设置在第一数据模块以及第二数据模块之间,第一数据模块产生若干点光路后,照射在光学装置的上表面,光学装置将若干点光路转化为若干圆筒型光路,照射在第二数据模块上,完成两个模块间的数据交换,转动装置带动第一数据模块和第二数据模块做旋转运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模块间的数据交换方法,由于第二数据模块通过若干圆筒型光路与若干点光路完成与第一数据模块的数据交换,使得数据模块间接收数据的范围增大,则可以使用马达等转动装置直接驱动数据模块保持旋转运动,避免了使用传动装置来间接驱动数据模块,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工艺复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间的数据交换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块间的数据交换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存在相对旋转运动的模块间的数据交换方法仍然是人们一直研究的课题。
通常情况下,存在相对旋转运动的模块间实现数据的互相交换,常使用光通信方式,即,通过一个模块上的数据收发元件发送的光路照射到另一模块上的数据收发元件,实现模块间的数据交换。由于模块间存在相对旋转运动,为保证模块间能够实现实时的数据交换,常常需要将模块双方的数据收发元件,放置在两模块的相对旋转轴心位置或偏离相对旋转轴心距离小于10毫米的位置上。
但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两模块的数据收发元件只能设置在在相对旋转轴心位置或偏离相对旋转轴心距离小于10毫米的位置,进而只能使用如皮带、齿轮等类似传动装置间接驱动两模块保持相对旋转运动,这样就导致整个产品具有使用寿命缩短、生产工艺复杂以及需要额外增加结构件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间的数据交换系统以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相对旋转运动的模块间在进行数据交换时,只能使用如皮带、齿轮等类似传动装置间接驱动两模块保持相对旋转运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模块间的数据交换系统,该系统包括:
第一数据模块、第二数据模块、光学装置以及转动装置;
所述第一数据模块和所述第二数据模块之间设置有所述光学装置;
所述转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光学装置的下表面以及所述第二数据模块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模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光学装置的上表面连接,所述转动装置的两端旋转时带动所述第一数据模块和第二数据模块做旋转运动;
所述第一数据模块用于产生若干点光路,所述若干点光路照射在所述光学装置的上表面;
所述光学装置用于将所述若干点光路转化为若干圆筒型光路,所述若干圆筒型光路从所述光学装置的下表面射出,并照射在所述第二数据模块上;
所述第二数据模块通过所述若干圆筒型光路与所述若干点光路完成与所述第一数据模块的数据交换。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模块间的数据交换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光学装置设置在第一数据模块以及第二数据模块之间,以及将转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光学装置的下表面以及所述第二数据模块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模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光学装置的上表面连接;
将所述第一数据模块产生的若干点光路,照射在所述光学装置的上表面;
通过所述光学装置将所述若干点光路转化为若干圆筒型光路后,将所述若干圆筒型光路从所述光学装置的下表面射出,并照射在所述第二数据模块上;
通过所述若干点光路与所述若干圆筒型光路,完成所述第一数据模块与所述第二数据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易恬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易恬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55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