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蓖麻和伴矿景天带状间作实现耕地生态修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5659.3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4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葛延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萤火虫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张松云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蓖麻 景天 带状 间作 实现 耕地 生态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利用蓖麻和伴矿景天带状间作实现耕地生态修复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在铅镉复合污染土壤中加入玉米秸秆,制得基质;步骤二,在基质中采用间作的方式种植蓖麻与伴矿景天。本发明在玉米秸秆基质上采用间作的方式种植蓖麻与伴矿景天,能够创造出更加合理的空间立体复合生态结构和水平布局,实现边生产边修复铅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安全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利用蓖麻和伴矿景天带状间作实现耕地生态修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农田重金属污染问题对农产品质量、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现代农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构成了严重威胁。高效、安全、科学的修复技术和方法体系才能有效地遏制农业环境污染和日趋加剧的发展态势。在众多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式中,植物修复以其成本低、不破坏土壤结构、不引起二次污染等特点表现出了其在修复技术中的巨大优势。但只运用超积累植物修复污染土壤需要时间长且经济效益低,因此采取吸收重金属少的低积累的经济作物与超积累植物同时种植,有可能在修复污染土壤的同时收获符合卫生标准的饲料或其他产品,成为一种不需要间断农业生产、较经济合理地处理利用方法,形成边修复的安全模式。
伴矿景天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具有锌镉超积累能力的景天科植物新种,为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具有多年生、快速繁殖、生物量大等优点,是进行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良好资源。蓖麻为大戟科蓖麻属双子叶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根系特别发达且庞大,适应性广、耐旱、耐盐碱,广泛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国家,是世界十大重要油料作物之一。蓖麻油具有凝固点低、耐高温等独一无二的化学特性,其应用前途十分广泛。优质蓖麻可作医用,也可生产生物柴油,其综合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极高。
玉米秸秆是供作饲料为主的粮、经、饲兼用作物,玉米秸秆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玉米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可利用的化学成分,对改良土壤结构、保温、改善蓄水量,同时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可被微生物分解,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目前在本领域中尚未有玉米秸秆作基质协同蓖麻与伴矿景天间作修复铅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先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蓖麻和伴矿景天带状间作实现耕地生态修复的方法,在玉米秸秆基质上采用间作的方式种植蓖麻与伴矿景天,实现边生产边修复铅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安全模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利用蓖麻和伴矿景天带状间作实现耕地生态修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铅镉复合污染土壤中加入玉米秸秆,制得基质;
步骤二,在基质中采用间作的方式种植蓖麻与伴矿景天。
步骤一中,步骤一基质的具体制作方法为,将玉米秸秆按照特定比例直接撒施在未翻耕的铅镉复合污染土壤上,采用旋耕机对农田进行翻耕,施肥,起垄、除虫后采用黑色地膜覆盖待用,制得基质。
步骤二中,采用垄上和垄沟间作的方式种植蓖麻与伴矿景天,伴矿景天采用扦插方式在垄上育苗,蓖麻采用直播方式在垄沟育苗。
进一步地,所述玉米秸秆小于20目,且施加量为铅镉复合污染土壤质量的1%~2%。
进一步地,在黑色地膜打孔,打孔深度为15-20cm,每垄上种植三行伴矿景天,株距为 15-20cm;每垄沟种植一行蓖麻,株距为40cm,保持良好培育环境直至收获。
本发明的利用蓖麻和伴矿景天带状间作实现耕地生态修复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玉米秸秆孔隙结构好,结构疏松,可以达到改良土壤结构、保温、改善蓄水量的作用,同时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可被微生物分解,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因此,适合作为添加剂用于铅镉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萤火虫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萤火虫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56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