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席夫碱类发光材料用于标记可降解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6026.4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0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农;王杰林;于建树;王萍;金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50 | 分类号: | A61L27/50;A61L27/18;A61L27/0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椎间融合器 生物相容性 可降解 制备 稀土 发光材料 稀土离子 席夫碱类 荧光 复合材料制备 稀土荧光材料 界面相容性 聚合物基体 聚左旋乳酸 化学修饰 介孔材料 力学性能 临床应用 纳米材料 无机荧光 席夫碱 降解 介孔 敏化 配体 示踪 发光 体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席夫碱类发光材料用于标记可降解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具有荧光性能的稀土离子负载到有序介孔材料中,并以生物相容性优异的Salen作为传能配体敏化稀土离子发光,进一步采用生物相容性好的聚左旋乳酸化学修饰稀土席夫碱介孔颗粒,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有机无机荧光纳米材料与其它稀土荧光材料相比同时具有稳定的荧光性能以及良好的界面相容性,将其加入可降解椎间融合器之后不仅增加了聚合物基体的力学性能,同时可示踪椎间融合器在体内的降解过程。该复合材料制备的椎间融合器生物相容性好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席夫碱类发光材料用于标记可降解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为基体,以生物相容性的稀土席夫碱介孔为荧光剂,制备可用于无损伤示踪体内椎间融合器降解过程的荧光复合材料。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复合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颈/腰椎退行性疾病是近年来临床最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工作和生活,一旦药物及物理非手术治疗无效,手术治疗往往是唯一有效的方法。目前手术方式已由单纯的椎间盘摘除术发展至脊柱融合术。脊柱融合术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并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自椎间融合器应用于脊柱融合术并取得成功以来,各种椎间融合器相继问世,并受到临床广为接受。目前临床应用多为不可吸收椎间融合器,按照融合器的材料不同,主要分为金属材料和碳纤维等复合材料。虽然传统椎间融合器显示出了一些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其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例如融合器的移位、椎体沉降、应力遮挡、邻近部位的骨吸收、迟发性炎症反应、脊柱前凸、假关节形成继而椎体融合延迟甚至不融合等旧引。引起这些并发症的原因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椎间融合器本身的不可降解导致的。
现有融合器的缺点,给生物可吸收融合器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近年来,人们利用可降解生物材料(如聚乳酸、聚乙交酯等聚酯类)开发出体内可降解椎间融合器,这类融合器在植入体内初期可为椎间融合提供有效的力学支撑,维持椎间隙高度。随着新骨的长入,椎间融合器逐渐降解,为新生骨组织提供生长空间,同时相邻节段实现完全融合,达到治疗的目的。理想的可吸收融合器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质:刚度需要与骨媲美;体外可观察;随时间的推移而吸收。但是目前的可降解材料仍存在缺点和不足。首先,他们的强度通常低于不可降解聚合物和金属融合器,同时降解产生的碎片不可体内追踪且会导致一系列的组织反应。聚合物的力学性能不足问题可通过加入生物陶瓷解决,而对降解产物的体内追踪并无有效的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60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