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蚂蚁防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6304.6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2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谢福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福鑫 |
主分类号: | A01M29/34 | 分类号: | A01M29/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苗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蚂蚁 防治 装置 | ||
一种蚂蚁防治装置,主要包含有:一围绕体,用以围绕于一树木的树干周围,该围绕体具有一内壁、一檐壁及一外壁,该檐壁自该内壁的顶缘横向往外延伸而成,该外壁自该檐壁的外侧缘向下延伸而成,该内壁、檐壁及外壁间形成为一设置空间;多数的细丝体,分布在该围绕体的设置空间内;借以蚂蚁无法攀爬细丝体的特性,而达到防治蚂蚁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生物防治器具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蚂蚁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蚂蚁会传播病菌、污染农业环境,尤其对果树的影响甚大。目前防治蚂蚁的方式,主要采用生物控制剂进行防治,但生物控制剂会污染环境及有害人体健康。因此,目前已有采用水隔离的装置进行物理防治,虽然没有生物控制剂残留的问题,但不仅需要时常更换新水而过于麻烦,且会有孳生蚊蝇的问题。
因此,遂有业者研发出一种蚂蚁防治器,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第M564916号所示,其主要围绕在果树的树干上,并设置一回廊,以利用光差来用以迷惑蚂蚁造成迷路,以防治蚂蚁向上攀爬至果树的树干上。
然而,上述的结构,仅能短暂地迷惑蚂蚁,当蚂蚁不停地在回廊中尝试各种方向后,最后还是能找到走出回廊的路径。因此,以迷惑蚂蚁的方式,仍不足以达到防治的功效。
有鉴于此,为改善先前技术中,习知以生物控制剂对蚂蚁进行生物防治会有污染环境及有害人体健康的问题,而以水隔离装置进行物理防治,会有孳生蚊蝇的问题,而以光差迷惑蚂蚁造成迷路的蚂蚁防治器,有着无法有效阻止蚂蚁攀爬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蚂蚁防治装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蚂蚁防治装置,通过多数的细丝体分布在该围绕体内,借以蚂蚁无法攀爬细丝体的特性,而达到防治蚂蚁的功效。
基于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蚂蚁防治装置,主要包含有:一围绕体,用以围绕于一树木的树干周围,该围绕体具有一内壁、一檐壁及一外壁,该檐壁自该内壁的顶缘横向往外延伸而成,该外壁自该檐壁的外侧缘向下延伸而成,该内壁、檐壁及外壁间形成为一设置空间;多数的细丝体,分布在该围绕体的设置空间内。
进一步,该内壁、檐壁及外壁的同一端凸出有一结合凸部,该内壁、檐壁及外壁的另一端则形成为一结合开口,该结合凸部插接于该结合开口中。
进一步,所述细丝体呈光滑的细丝状,以其顶部连接结合于该围绕体的檐壁底部。
进一步,该围绕体由塑料所一体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蚂蚁防治装置,主要包含有:一围绕体,用以围绕于一树木的树干周围,该围绕体具有一外壁及一包覆壁,该包覆壁自该外壁的顶缘延伸并翻折至该外壁的内侧,该包覆壁并与该外壁的内侧结合,使于该外壁与该包覆壁间形成有一弹性体空间;一弹性体,具弹性及可挠性,填塞于该围绕体的弹性体空间内;多数的细丝体,结合于该围绕体的包覆壁底部。
进一步,该围绕体由具可挠性的布材所一体制成。
进一步,该围绕体的至少一侧面上设有一结合构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蚂蚁防治装置,主要包含有:一围绕体,用以围绕于一树木的树干周围;多数的细丝体,结合于该围绕体上,呈下垂状态。
进一步,所述细丝体呈光滑的细丝状。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多数的细丝体分布在该围绕体上,借以蚂蚁无法攀爬细丝体的特性,而达到防治蚂蚁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福鑫,未经谢福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63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