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虹膜识别的矿山安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6858.6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9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程平;李洪志;张海超;孙珲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平;李洪志;张海超;孙珲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7C1/10;G06Q50/02;G06K17/00;G01N33/49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3 | 代理人: | 王键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检系统 矿山 虹膜识别 安检 井口 车牌识别系统 虹膜身份识别 考勤管理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身份唯一性 安全作业 定位系统 管理系统 环境影响 精准定位 井下作业 酒精检测 矿山井下 人员车辆 身份识别 定位卡 构建 井下 确定性 监管 保证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矿山安检系统,包括:井口综合安检系统、安检值班房视频监控系统、出入井人员考勤管理系统、车牌识别系统、综合安检管理系统;井口综合安检系统包括:虹膜身份识别设备、IC定位卡设备、酒精检测设备。本发明基于虹膜识别的矿山安检系统,选择一种受环境影响最小的识别方式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身份识别,保证出入井人员、车辆的身份唯一性和确定性,实现矿山井下人员和车辆的安全作业综合监管,并以此构建矿山综合安检系统,结合井下人员车辆定位系统,对出入矿山的人员和车辆进行综合安检、精准定位和精确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山安检系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矿山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矿业大国,同时也是矿难大国。2016年全年发生矿难事故249起,死亡538人。矿难频发的诸多原因中,矿山企业劳动组织、安全管理严重混乱等是关键因素。
矿山是劳动密集产业,每个矿山都有数千乃至万名职工。通常人员管理监测是一项工作任务繁杂、人为因素影响大、漏洞多、较难管理的简单低水平劳动。目前矿山企业主要采取签字、矿灯号、刷卡、指纹识别等方式来进行人员认证管理,但这些方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检、错检等缺陷;井下作业后出井的工人手和脸沾满灰尘,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甚至根本无法识别工人身份。
有些实现了虹膜识别的矿山,仅仅限于身识别及考勤,但是矿工的井下安全管理,则没有兼顾;或者有些井下实现定位管理,但是又不能同时实现精准的身份识别。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通过虹膜识别及IC定位卡定位系统,实现对人员、车辆的精准实时定位、监控;通过酒精检测杜绝酒后井下作业,强化矿山安全生产;虹膜识别为基础的考勤管理系统,实现了精准考勤,避免了人员虚假出勤。该系统实现了对矿山员工、车辆的综合安检、精准定位和精确管理的基于虹膜识别的矿山安检系统。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矿山安检系统,包括:井口综合安检系统、安检值班房视频监控系统、出入井人员考勤管理系统、车牌识别系统、综合安检管理系统;井口综合安检系统包括虹膜身份识别设备、IC定位卡设备、酒精检测设备。
井口综合安检系统主要由虹膜身份识别设备、IC定位卡设备、酒精检测设备、人员转闸、车辆道闸、室内安防监控摄像头、大屏显示、室外监控设施、井口服务器构成。
井口综合安检系统使用要求:所有出入巷道、采场的车辆、人员都必须事先经过信息登记和注册。
井口综合安检系统工作原理:
所有出入井人员,包括司机在内,首先通过虹膜识别及IC定位卡系统进行身份认证;
虹膜身份识别设备及IC定位卡检测设备将人员(包含司机)检测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由服务器对获取的检测信息与数据库内已登记注册的信息进行检索;
如果虹膜信息、IC定位卡信息未检索到,或二者信息不匹配,则系统报警,人行闸机保持闭锁状态;
若出井人员(包含司机)的虹膜和IC定位卡信息数据存在且相匹配,则人行闸机开放,系统记录人员信息和出井时间,并上传系统服务器;
若入井人员(包含司机)的虹膜和IC定位卡信息数据存在且相匹配,则人行闸机继续保持闭锁状态,等待酒精检测认证;
若入井人员(包含司机)酒精检测不合格,闸机继续保持闭锁状态,系统登记违规记录并上传至数据中心;
若入井人员(包含司机)酒精检测合格,控制中心命令闸机开放,系统记录人员信息和入井时间,并上传系统服务器;
出入井车辆需在值班室外的车辆道闸前进行车牌识别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平;李洪志;张海超;孙珲,未经程平;李洪志;张海超;孙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68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闸机控制装置、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闸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