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落点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8404.2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4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牛翀;王先为;彭忠;史明明;薛瑞;吴金龙;刘旭辉;郑坤承;费骏韬;张宸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H02J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崔旭东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落点 混合 直流 输电 系统 功率 协调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多落点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正常情况下,当有VSC有功功率受限时,更新其直流电流限制值;然后根据直流电流限制值、系统总直流电流参考值、有功功率受限的VSC的个数以及在运行中的VSC总数计算直流电流转移量;根据计算得到的直流电流转移量更新非有功功率受限的VSC的直流电流参考值;根据更新得到的直流电流参考值控制对应的VSC。该功率协调方法能够在有VSC有功功率受限时对系统功率进行有效协调,保证多落点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稳定,进而实现多落点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有VSC有功功率受限时的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落点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直流输电(LCC-HVDC)技术的受端换相失败问题使其在交流系统多直流馈入场合的应用受到制约;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由于容量和电压等级较低、直流线路故障的穿越依赖于额外设备或阀组拓扑的改进,也使其在特高压直流输电领域缺乏成熟的应用方案。为此,将传统直流输电阀组LCC与柔性直流输电阀组VSC灵活组合,同时发挥LCC-HVDC成本低、损耗小、容量大以及VSC-HVDC无换相失败、控制灵活等技术优势的混合直流输电技术逐渐成为当前直流输电领域的研究热点,也将是完善未来电网的重要途径。
名称为《基于VSC与LCC混合的多点传输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研究与特性分析》的论文公开了一种基于VSC与LCC混合的多点传输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即受端多落点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包括送端(即整流站)和受端(即逆变站),受端包括LCC部分和VSC部分,其中,LCC部分和VSC部分耦合设置(即级联设置),VSC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VSC。而送端由多个LCC构成,当然,送端还可以是其他的换流器拓扑结构。
采用LCC和多个VSC混合级联的受端多落点级联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并采用多个VSC并联,能有效应对现有VSC容量无法比拟LCC容量的问题,同时可在直流线路故障下利用LCC自然阻断故障电流的特征避免VSC过电流,除此之外,LCC与多VSC混合级联,形成多个功率落点,利于直流功率的分散消纳,降低对受端电网的冲击,为特高压直流系统提供了一种更为经济、灵活、快捷的输电方式。而且,多个VSC直接并联,保证各直流电流均衡,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并联VSC的优势,使各VSC在各种扰动情况下共同分担电压/电流应力,保障VSC安全,增强系统运行可靠性。同时,VSC与LCC直流侧直接耦合,将各VSC功率控制与常规LCC直流电流控制相融合,是实现受端多落点级联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的有效手段。
但是,当并联VSC中有VSC投入、退出或者有功功率受限时,现有的功率协调方法无法实现系统功率的有效协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多落点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用以解决当有VSC的有功功率受限时,现有的功率协调方法无法实现系统功率的有效协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包括一种多落点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收到VSC有功功率受限指令时,将各有功功率受限的VSC的直流电流参考值更新为直流电流限制值;
根据所述直流电流限制值、系统总直流电流参考值、有功功率受限的VSC的个数以及在运行中的VSC总数计算直流电流转移量;
对于非有功功率受限的VSC,根据非有功功率受限的VSC的初始直流电流参考值和所述直流电流转移量计算得到新的直流电流参考值,为第一直流电流参考值;其中,所述初始直流电流参考值为收到所述VSC有功功率受限指令前的直流电流参考值;以及
根据所述直流电流限制值控制有功功率受限的VSC,根据所述第一直流电流参考值控制非有功功率受限的VS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8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