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防潮指纹信息采集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8613.7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7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江;李文山;李文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汉玛智慧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折射棱镜 指纹信息采集 采集棱镜 光源镜片 指纹 成像传感器 折射 空心结构 斜坡形 防潮 嵌有 潮湿 采集 终端 汇聚 | ||
一种超薄防潮指纹信息采集终端,包括内部呈空心结构的外壳1,外壳1的前侧设有呈斜坡形设置的光源镜片2;光源镜片2的底部嵌有采集棱镜3,采集棱镜3的后部设置有折射棱镜4,折射棱镜4的底部设置有透镜5,透镜5的底部设置成像传感器6;手指放在光源镜片2上,指纹光线经由采集棱镜3折射入折射棱镜4,指纹光线经由折射棱镜4折射入透镜5,最后经过透镜5汇聚到成像传感器6上。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指纹信息采集器的厚度为12mm。指纹信息采集器采集潮湿指纹的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纹信息采集器。
背景技术
光学指纹采集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指纹采集技术,其原理是光的全反射(FTIR),光线照到压有指纹的玻璃表面,反射光线由电荷耦合设备(CCD)去获得。光线经玻璃照射到手指的波谷的地方后在玻璃与空气的界面发生全反射,光线被反射到CCD,而射向手指的指纹的光线不发生全反射,而是被脊与玻璃的接触面吸收或者漫反射到别的地方,这样就在CCD上形成了清晰的指纹图像。
光学采集器有灵敏度高、识别快、寿命长、适应性强等特点,逐渐成为市场上主流的指纹采集技术。但是也具有以下2个明显的技术难题:
难题1:目前光学指纹头的棱镜角度为42°-60°,因为角度限制故难以将其厚度压到足够薄。
难题2:普通光学指纹信息采集器在手指有水迹/汗渍再进行指纹采集的时候,手指就会产生全反射,根本成不了相,不能正确识别指纹图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薄防潮指纹信息采集终端。本指纹头将其棱镜角度作成20°后指纹信息采集器整体厚度为12mm,在减少棱镜厚度的同时也能得到符合标准的指纹图像。同时,本发明通过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使采集指纹将不会受到潮湿环境的影响。
一种超薄防潮指纹信息采集终端,包括内部呈空心结构的外壳1,外壳1的前侧设有呈斜坡形设置的光源镜片2;光源镜片2设有红外面光源,红外面光源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波长范围是0.8μm至50μm的红外光束;光源镜片2将红外光束导光至压有指纹的镜片外表面;光源镜片2的底部嵌有采集棱镜3,采集棱镜3包括入射面、出射面和采集面;采集棱镜3的后部设置有折射棱镜4,折射棱镜4整体位于光源镜片2出射面的后侧;折射棱镜4包括入射面、出射面和采集面;折射棱镜4的底部设置有透镜5,透镜5整体位于折射棱镜4出射面的底侧;透镜5的底部设置成像传感器6,成像传感器6由半导体传感器阵列构成,半导体传感器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或电荷耦合器件(CCD)传感器;手指放在光源镜片2上,指纹光线经由采集棱镜3折射入折射棱镜4,指纹光线经由折射棱镜4折射入透镜5,最后经过透镜5汇聚到成像传感器6上。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指纹信息采集器的厚度为12mm。指纹信息采集器采集潮湿指纹的效果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尺寸标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外壳1;光源镜片2;采集棱镜3;折射棱镜4;透镜5;成像传感器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汉玛智慧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汉玛智慧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86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