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暖气片用水管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8723.3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5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施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泰美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B23Q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暖气片 水管 接头 自动化 生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暖气片用水管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由若干呈直线排列的割管机组成的割管单元,及由若干呈直线排列的倒角机组成的倒角单元,及由若干呈直线排列的车槽机组成的车槽单元,及由若干呈直线排列的压凹点机组成的压凹点单元,及由若干呈直线排列的滚牙纹机组成的滚牙纹单元;所述割管单元、倒角单元、车槽单元、压凹点单元及滚牙纹单元相互间隔排列,两两之间均设置有物料输送单元及物料排列单元,从而将各道工序自动化连接,形成自动化生产线,继而无需采用人工对物料进行搬运,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暖气片用水管连接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暖气片用水管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暖气片用水管连接头的生产工序包括割管、倒角、车槽、压凹点和滚牙纹,现有的制作工序中,各道工序之间是间断的,即当完成一道工序后,需要工人将半成品拿到下一工序的设备上进行加工,如此,则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线,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暖气片用水管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暖气片用水管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由若干呈直线排列的割管机组成的割管单元,及由若干呈直线排列的倒角机组成的倒角单元,及由若干呈直线排列的车槽机组成的车槽单元,及由若干呈直线排列的压凹点机组成的压凹点单元,及由若干呈直线排列的滚牙纹机组成的滚牙纹单元;
所述割管单元、倒角单元、车槽单元、压凹点单元及滚牙纹单元相互间隔排列,两两之间均设置有物料输送单元及物料排列单元。
其中,割管机、倒角机、车槽机、压凹点机、滚牙纹机为现有普遍使用的生产设备,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所述物料输送单元包括水平输送带组件、提升输送带组件以及下料输送带组件,所述水平输送带组件、提升输送带组件以及下料输送带组件依次连接,所述下料输送带组件连接所述物料排列单元。
其中,水平输送带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传动连接第一主传动轴,第一主传动轴设置于第一输送带的一端上,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从传动轴,此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所述提升输送带组件包括纵向提升部及横向提升部,所述纵向提升部与水平输送组件连接,包括纵向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上设置有第一钩槽,便于将物料进行提升,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两端上分别连接有第二主传动轴和第二从传动轴,所述第二主传动轴与第二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横向提升部连接于所述纵向提升部的顶端上,包括横向倾斜设置的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上设置有第二钩槽,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两端上分别连接有第三主传动轴和第三从传动轴,所述第三主传动轴与第三电机驱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向提升部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下料输送带组件包括设置于倒角单元、车槽单元、压凹点单元及滚牙纹单元上方的第四输送带,所述第四输送带上设置有若干出料口,出料口上设置有导料板,导料板连接物料排列单元,所述第四输送带与第三输送带连通。
其中,第四输送带的两端上分别连接有第四主传动轴和第四从传动轴,所述第四主传动轴与第四电机驱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物料排列单元为振动盘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在割管单元、倒角单元、车槽单元、压凹点单元及滚牙纹单元之间均设置有物料输送单元及物料排列单元,从而将各道工序自动化连接,形成自动化生产线,继而无需采用人工对物料进行搬运,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泰美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泰美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87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