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诊内科心肺脑复苏抢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9130.9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5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朱艳红;柳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艳红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A61M1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压 复苏 抢救装置 左底板 横梁 急诊 内科 右底板 右立柱 左立柱 调整驱动电机 心脏 电动伸缩杆 成功几率 患者胸部 竖直向下 水平要求 呼吸机 上表面 横板 心脑 工作量 医师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诊内科心肺脑复苏抢救装置,包括左底板和位于左底板右侧的右底板,所述左底板和右底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顶部之间固定安装有一个横梁,所述横梁上固定安装有竖直向下设置的电动伸缩杆,所述横梁的下方设有横板。该急诊内科心肺脑复苏抢救装置,可以对患者胸部心脏复苏进行自动的按压,避免了采用人工进行心脏复苏按压的麻烦,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医师的水平要求较低,按压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整驱动电机的转速来调整按压的频率,同时配合呼吸机的使用,提高了心脑复苏抢救的成功几率,适宜推广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急诊内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内科心肺脑复苏抢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急诊内科中,在对病人进行心脑复苏抢救时,需要对心脏胸腹进行强力按压复苏,以往的抢救方法是采用人工对患者胸部不间断按压,需要不间断强力按压,一般情况需要经验丰富和很娴熟的技术才能进行有效的抢救,很容易控制不好按压的力度,造成急救成功率的下降和急救患者身体的二次伤害。而且采用人工心脏复苏按压需要消耗医务人员大量的体力,而且按压的频率难以控制,对医师的水平要求较高;同时,目前的心脑复苏抢救装置大多缺少对患者辅助呼吸的功能,抢救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急诊内科心肺脑复苏抢救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急诊内科心肺脑复苏抢救装置,包括左底板和位于左底板右侧的右底板,所述左底板和右底板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顶部之间固定安装有一个横梁,所述横梁上固定安装有竖直向下设置的电动伸缩杆,所述横梁的下方设有横板,且横板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左立柱与右立柱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心脑复苏抢救的机械按压装置;
所述机械按压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横板底部的U型框架,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内壁之间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一个活动横杆,所述活动横杆的顶部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转动铰接有摆杆,所述活动横杆的上方转动设有U型曲轴,所述U型曲轴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转轴和传动轴,且传动轴的右端转动贯穿至U型框架的外侧,所述U型曲轴上转动套设有转动管,且摆杆的顶端与转动管固定连接,所述U型框架的右侧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横杆的底部固定焊接有竖直设置的压杆,所述压杆的底端滑动贯穿至U型框架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橡胶材质的按压头,所述按压头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左底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呼吸机,所述呼吸机上连接有导气软管,所述导气软管的一端设置有呼吸罩。
优选的,所述左立柱与右立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横板的两端均设有滑块,且滑块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于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横梁长度的二分之一处设有贯穿孔,所述电动伸缩杆贯穿于贯穿孔,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横梁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左立柱上设置有L形挂架,且导气软管挂放在L形挂架上,所述呼吸罩上还设有用于穿戴的松紧固定带。
优选的,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导轨,所述活动横杆的两端均设有导向滑块,且导向滑块滑动安装于导轨上。
优选的,所述U型框架的底部内壁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套接有滑套,且压杆滑动贯穿滑套。
优选的,所述U型框架的左侧内壁上安装有转动座,所述转轴的左端转动安装在转动座上;所述U型框架的右侧内壁上设有套接孔,套接孔内固定套接有轴承圈,且传动轴贯穿轴承圈的内圈并与轴承圈的内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右底板的上表面设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内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蓄电池、驱动电机、压力传感器、电动伸缩杆以及呼吸机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艳红,未经朱艳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91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律体能激活淋巴代谢的方法
- 下一篇:智能艾灸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