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面抛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9133.2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6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周佩剑;颜朝寿;蒋豪杰;郑水华;牟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7/22;B24B41/06;B24B55/00;B24B4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抓手 平行摆动机构 摆动机构 连接杆 抛光盘 主动轮 调速制动电机 平面抛光装置 曲柄摇杆机构 从动轮 联接 皮带 曲柄滑块机构 核心原理 加工工件 曲柄摇杆 往复平动 位置不变 主从动轮 研磨 圆弧状 支撑杆 抛光 上端 摆动 转动 配合 | ||
一种平面抛光装置,包括平行摆动机构和顶部摆动机构,所述平行摆动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所述顶部摆动机构为曲柄滑块机构;所述平行摆动机构包括调速制动电机、主动轮、皮带、从动轮、支撑杆、连接杆和抓手,所述调速制动电机带动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两连接杆分别于主从动轮联接,每个连接杆另一端分别与抓手联接,形成曲柄摇杆机构,从而带动抓手在抛光盘上带动加工工件摆动;所述抓手呈圆弧状,两抓手的相对位置不变。本发明以曲柄摇杆为核心原理的摆动机构,配合上端的往复平动的抓手,使得工件在抛光盘上的运动更加复杂无序,从而使得工件的抛光精度更高,也使得抛光盘的研磨更加均匀,寿命更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平面抛光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面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的电子工艺产品如水晶振子基片、硅片、铌酸锂基片等,不仅对表面平整度有极高的要求,而且也要求基板的两端平行且不具有晶体取向误差,根据传统的抛光方法,抛光模具的表面似乎符合要求,但其表面形状易于更换,需要进一步修改,而且传统的抛光方法加工时,操作者的加工工艺更加严格,所以使用传统的抛光方法生产效率低,难度更大。因此,为了保证元件的性能和降低抛光成本,目前这些电子元件最终采用超精密抛光技术进行处理。
超精密平面抛光机是用于各种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的加工机器,其工作时,电机带动主轴旋转,主轴再带动抛光盘旋转,而零件在抛光盘上做从动运动,但是其摩擦的轨迹比较单一,抛光效果不好,而且对抛光盘同一位置的磨损较严重,影响抛光盘的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克服现有的平面抛光机的抛光效果不好、使用寿命较短的不足,本发明设计一种平面抛光装置,以曲柄摇杆为核心原理的摆动机构,配合上端的往复平动的抓手,使得工件在抛光盘上的运动更加复杂无序,从而使得工件的抛光精度更高,也使得抛光盘的研磨更加均匀,寿命更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面抛光装置,包括平行摆动机构和顶部摆动机构,所述平行摆动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所述顶部摆动机构为曲柄滑块机构;所述平行摆动机构包括调速制动电机、主动轮、皮带、从动轮、支撑杆、连接杆和抓手,所述调速制动电机带动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两连接杆分别于主从动轮联接,每个连接杆另一端分别与抓手联接,形成曲柄摇杆机构,从而带动抓手在抛光盘上带动加工工件摆动;所述抓手呈圆弧状,两抓手的相对位置不变。
所述顶部摆动机构需要修正作为摇杆的工件的抓握运动,以实现小角度。因此,本专利设计的摇杆机构的行程和返程行程是工作行程。摆动机构设计为无急回特性的曲柄摇杆机构。
进一步,所述抓手呈圆心角为150°的圆弧状,尾部做一定的延长,并在延长杆上开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孔,用于与支撑杆和连接杆的联接。
所述圆弧状抓手内环半径为r1,外环半径为r2,r1<r2,并且r1、r2根据不同的抛光装置,不同的抛光盘大小可取不同的值。
优选的,开口两端设有两个小孔,用于安装修整环,修整环可防止工件在加工运动时飞出抓手范围,保证工件在预定范围内完成加工。
针对不同工件和不同的抛光装置,工件的摆角不同,根据不同摆角,摇杆的摆角也相应可以取适当值,而曲柄与摇杆的长度应该满足:
其中,为摇杆的摆动角,a为曲柄长度,c为摇杆长度。
所述顶部摆动机构包括转轮、可伸缩连杆、滑块、液压缸和工件夹具,所述转轮、可伸缩连杆和滑块组成曲柄滑块结构,电机带动转轮转动,通过可伸缩连杆带动滑块在滑轨上往复平动,滑块下部连接液压缸,液压杆底部连着工件夹具,液压缸配置控制系统,可根据工件厚度人工控制液压缸的升降,以调整工件与抛光盘的接触,以及设置适当的压力,其中,滑块平移的长度l与抛光盘的之间D应满足以下关系:
l≤k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9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铜箔生产用表面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建筑用钢模板的打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