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形锂离子电池水浴充放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9134.7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1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崔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少华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天津市红桥区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锂离子电池 水浴 放电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形锂离子电池水浴充放电设备,包括水浴盒、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水箱、冷凝器、控制器、水泵、加热器、进水口、出水口和电池体,所述水浴盒叠加放置,所述水浴盒内均匀放置有电池体,所述水浴盒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浴盒内部内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水浴盒侧边放置有水泵,且水泵输出端与水浴盒的进水口连通,此圆形锂离子电池水浴充放电设备,通过对电池的水浴放置,以及水循环的方式,配合对水温的智能控制,有效控制电池异常爆喷,通过液态水来降温和隔绝氧气,对安全是非常好的保障措施,而且液体水的冷却和加热效率是非常高的,可以节省传统方式空调制冷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充放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圆形锂离子电池水浴充放电设备。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完成装配后,要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来激活电池内的活性物质,目前的充放电设备都是暴露在空气中进行的,而且充放电时设备构成了立体仓库,大量的电池分层分列在一起同时充放电,这样做提高了电池充放电的生产效率,但也造成了两个危害:1、充放电过程中电源设备产生的热量和电池在充电时产生的热量在空气中聚集,而且热量分布不均,这直接导致了电池容量不准确,对后工序电池的分选和将来的客户使用都造成危害,通常充放电车间都使用空调系统来降温,或者用抽风机把热量排到室外,但都是非常耗能而且很难把热量均衡的;2、由于大量的电池分层分列在一起同时充放电,一旦有一只电池爆喷,很容易导致周边其他电池发生连锁反应,甚至会引燃整个仓位的电池,而且无论使用干粉灭火器还是二氧化碳灭火器都很难控制住火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圆形锂离子电池水浴充放电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锂离子电池水浴充放电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形锂离子电池水浴充放电设备,包括水浴盒、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水箱、冷凝器、控制器、水泵、加热器、进水口、出水口和电池体,所述水浴盒叠加放置,所述水浴盒内均匀放置有电池体,所述水浴盒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浴盒内部内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水浴盒侧边放置有水泵,且水泵输出端与水浴盒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顶部通过支架安装有冷凝器,且冷凝器侧边安装有水箱,所述冷凝器的进出口分别与水泵输入端和水箱输出口连通,所述水箱内安装有加热器,且水箱输入端与水浴盒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水泵一侧安装有控制器,且水泵、冷凝器、加热器、水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浴盒顶部和底部对应固定有支筒和支柱,且支柱卡入支筒内。
优选的,所述水浴盒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通过螺纹接管与水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侧边对应安装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水浴盒内部底面等距固定有隔板,且电池体卡入隔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电池体稳定放置在水浴盒内,将水浴盒叠加卡接放置,通过水泵的驱动使水箱内的水经过冷凝器导入水泵,再经过进水口导入水浴盒内,再由出水口导回水箱内形成一个水循环,电池体充放电时,恒温液态水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电池壳表面,通过水的循环将电池体充放电产生的热量带走,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水浴盒内的水温检测,当水浴盒内的水温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冷凝器开始工作,降低循环水的温度;当水浴盒内的水温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水箱内置的加热器开始工作,升高循环水的温度,实现对水浴的温度把控,此圆形锂离子电池水浴充放电设备,通过对电池的水浴放置,以及水循环的方式,配合对水温的智能控制,有效控制电池异常爆喷,通过液态水来降温和隔绝氧气,对安全是非常好的保障措施,而且液体水的冷却和加热效率是非常高的,可以节省传统方式空调制冷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少华,未经崔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9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